新浪财经

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中央决算报告

2011年06月29日 02:39 来源:新京报

  财政部、审计署负责人到会回答询问;这是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的首次专题询问

   据新华社电 昨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2010年中央决算报告时进行了专题询问。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审计署多位负责人到会回答询问。这是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的首次专题询问。

   问1 粮食补贴

   农民种田多未多补贴?

   粮食补贴制度是中央惠农政策的一项重要举措。但在发放过程中存在种田多的农民不一定多得到补贴,种得少或者没有种却得到了补贴的现象。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此提出询问。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在回答询问时说,设计政策和调整完善政策时,强调各省要根据自己本省的情况制定发放补贴的办法,重点是要把国家的补贴发到真正种粮的农民手里,试了很多办法,大部分还是认为按照田亩来分比较公平,行政成本也比较低。因此,现在大部分地方是按田亩补给农民,基本上能够保证是种粮农民拿到补贴。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完善补贴办法。

   问2 代编预算

   代编预算规模为何大?

   提请本次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审计报告中提到,代编预算规模太大,很多部委存在“以拨代支”的状况。

   对此,财政部有关负责人答复说,由于代编预算的存在,导致预算执行进度慢。按照全国人大和国务院的要求,财政部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预算编制,严格控制代编预算规模,提高预算到位率,切实把预算细化到部门、基层单位和具体项目。在编制预算的时候,统筹考虑上一年的预算执行,切实做到一盘棋。适当压缩代编预算,同时健全预算的支出标准体系,提高预算编制体系的标准化。

   问3 财税政策

   边疆如何增发展后劲?

   有的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一些地方,特别是欠发达地区、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形成稳定的财源,我国财税政策有何考虑和打算?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10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达到3.23万亿,占中央财政收入的76%。这些转移支付很大一部分是用于解决地方的基础设施和发展后劲问题。下一步将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力度,体现民族地区和主体功能区发展的特色,包括产业特色、社会文化发展特色。

   ■ 背景

   人大专题询问去年进行三次

   进行专题询问,是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增强监督工作实效的积极探索。

   201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曾进行了3次专题询问,询问内容包括国务院关于2009年中央决算报告、国家粮食安全工作情况以及医改工作情况。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