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9日 07:43 来源:经济日报
奋斗90年,跨越90载,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站到新的起跑线上——
面对重大转型的关键节点,党如何带领人民迈出科学发展新步伐?
面对百舸争流的国际竞争,党如何领航中国驶向和平发展新航程?
面对实现蓝图的重要阶段,党如何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新辉煌?
明确方位就是明确方向,明确方向就是走向希望。
时代坐标——
中国到了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将带领人民迈入科学发展的新轨道
27年前,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三天一层楼”的纪录,让“深圳速度”成为全国的标杆。
“今天,我们追求的是‘深圳效益’。”中共深圳市委党校教授王鑫说,比拼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是深圳未来的希望。
从“深圳速度”到“深圳效益”,深圳的追求正是当今中国现代化发展转型的缩影。
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外汇储备世界第一,贸易总量世界第二。时代坐标上,中国发生了巨大历史位移。
90年拼搏、奋斗,中国共产党如今迈向新起点,面临发展新形势。
这是一个怎样的历史起点?
——增长方式面临新挑战。
2011年夏季,电荒来得比往年早。华东、华中用电频频告急。电荒发作,拉响了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的警报。照此下去,到2016年,煤炭和石油消费量至少要翻一番。国家发展改革委的一位负责人忧心忡忡:“如此快速增长的需求,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承受。”
经济学家姚景源说,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发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质量问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共产党做出了新的选择。
——社会结构呈现新特点。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000美元到1万美元提升的阶段,是一个矛盾增多、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
当前,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000多美元,已到了过坎的阶段。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说,伴随财富的增长,开始了人口大流动、身份大改变、关系大调整。工业化洪流中,涌生2亿多农民工、4亿多城镇人口。社会主体的多元性、独立性、选择性增强等新情况更加突出。
加强社会管理课题,中国共产党正在认真解答。
——人民群众对“幸福”有了新期待。
社会学家陆学艺说,人民群众在温饱问题解决后,需求结构正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住房、医疗、教育、社会保障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公平正义呼声日高。
这是时代的呼唤。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丰富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深化。
清华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说,科学发展观,是解决如何进一步发展的“金钥匙”。我们已经进入一个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的新时代。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推向前进。
科学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已经起步的“十二五”规划正在全面实践。
“过去我们靠修理采煤机发展自己的企业,如今转型搞起了低温位热能回收技术开发。煤炭总有枯竭的时候,只有不断创新寻找新的能源,发展才能持续下去。”这是山东一家矿业企业董事长姜玉贵对科学发展观最朴素、最现实的理解。
“就像改革开放之初,人们热情投身经济建设一样,发展的转型已经迈开大步,让人充满期待。”陆学艺感慨地说。
“期待”洋溢在田野耕作者的目光里——黑龙江省肇源县农民刘宏伟:“我期待家乡的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力度,达到井电配套,多打粮。”
“期待”挥洒在建筑工地上农民工的汗水里——湖南省农民工董志平:“进入‘十二五’,我相信我们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会越来越好。”
“期待”激荡在两会代表委员的心田里——全国政协委员贺强:“建立低碳评估体系,并使之成为今后10年考核各地经济工作的关键指标。”
桨已举,帆已扬,航灯已照亮。
从历史新起点出发,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号”巨轮开始新的航程。
世界坐标——
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中国共产党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领航中国谋求和平发展
从青丝变成华发,经历了中国入世谈判最艰辛的阶段,又担任了首任常驻世贸组织代表,孙振宇已记不清参与了多少场交锋激烈的多边、双边谈判。
一个变化让他感受深刻。孙振宇说,刚加入世贸组织时,作为新成员,一些由美欧等主导的重大谈判或小范围磋商,中国并不能参与其中。现在,正在进行的多哈回合谈判,中国已成为核心成员。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小心翼翼接触,到渐渐参与国际组织活动,进而拓展到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人权和军控等各个领域。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教授贝尔特兰·安托林作出这样的评价: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声音越来越响亮!
孙振宇所感受到的正是中国在世界坐标上的位移。
如果将眼光放远一些,对世界坐标的变化能看得更清楚——
经历了一场空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变革在世界范围内酝酿:美国,从反恐到减排到实现经济复苏,欲于一揽子“变法”中求生存。欧洲率先抢占“绿色经济”制高点。俄罗斯提出了“四管”齐下的“强俄”计划。日本尝试“改变战略基调”……
世界范围内,日新月异的创新变革,风起云涌的科技革命,跌宕起伏。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机遇与挑战,相存共生,如何把握,将决定着中国在世界坐标系中的位置,更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智慧:
这是一个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的时期——
一方面,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曲折缓慢,外部需求短期难以恢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与中国的贸易摩擦明显增多。
从油井管、皮鞋到轮胎、数据卡,从反倾销、反补贴到特保、337调查,中国一次次成为摩擦的受害者。近年全球35%的反倾销调查和71%的反补贴调查涉及中国出口产品。这些都对中国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形成巨大压力。
另一方面,随着危机蔓延,实体经济遭受重创,国外资产价格大幅缩水,一些国家放松了对外来投资的限制。这为我们加快“走出去”步伐提供了历史机遇。
这是一个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的时期——
一方面,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契机,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正蓄势待发,抢占新制高点的竞赛已经打响。不少发达国家提出“绿色新政”,大幅度增加研发投入,支持新能源、生物技术、信息网络等领域创新发展。
“在一些领域,比如电动汽车等,我们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在单项技术上处于领跑地位。只要我们选准方向,集中力量,尽快突破,就可能抢占先机。” 汽车技术专家段志辉说。
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在激烈的科技竞争中,面临发达国家科技占优势的巨大压力。如何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水平,创建全面创新体系,显得更为紧迫。
这是一个国际治理结构出现新调整的时期——
经历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国际社会积极推动全球治理结构和金融监管制度创新,力求形成一个反映国际经济格局变化的新秩序。G20逐步成为国际经济协调的主要场所。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治理结构调整正在推进。
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新兴市场国家发挥了增长“引擎”的作用,在世界经济中分量不断增加。
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说,中国应利用秩序重建的时机,争取到更大的发言权,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找到更大回旋余地。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人正是抓住了全球化兴起和世界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果断实行改革开放,大踏步赶上世界发展潮流。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复杂局面,中国共产党人将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领航中国和平发展。
未来坐标——
完成“十二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向新的辉煌
“作始也简,将毕也钜”,曾参加中共一大的中国共产党先驱董必武在一大旧址为后继者留下的话,意味深长。
“我们的伟大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未来四十年谋划的发展目标。
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在100名之后,离世界平均值还有一半多的差距。
中央编译局政党研究中心副主任季正聚做过这样一个比喻:中国就像一个被高度压缩的多层“三明治”,既有农业社会遗存,又有工业化具象,还有信息化因素,变化太快、枝节横生。再加上超大型的人口规模,中国解决任何一个问题都是世界级的。
面向未来航程,90年缔造的辉煌业绩能否续写?90年创造的幸福生活能否再上层楼?90年铸造的伟大党魂能否永葆生机?
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坐标上面临的新考题。
——中国共产党人将在历史传承中做出回答。
瑞金,中国共产党创建苏维埃政权的地方。至今仍流传着“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的民谣。而今,这里的每一个干部都结对帮扶几户困难群众。他们还运用手机、网络等新技术,建立起更广泛的民意表达通道,直面群众利益诉求。
——中国共产党将在开拓创新中做出回答。
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通过“投豆选举”“三三制”等方式,实行了广泛的民主选举。如今,公推直选正在各地兴起。南京已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公推直选全覆盖的城市。江苏省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副巡视员王平说,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政治不断创新中冲破执政周期律,更好地担当民族复兴的大任。
——中国共产党将在埋头苦干中做出回答。
“十二五”,上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前十年,下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后五年,十分关键。打一场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战,完成好“十二五”规划,就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意义的基础,进而为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良好条件。
清华大学教授张岂之说,完成“十二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就是一个中国由经济大国逐步变为经济强国的过程,就是一个人民生活渐次达到全面小康、普遍富裕的过程,就是一个中华民族为世界和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过程。
阿穆特·慕勒,一位德国学者这样评说:“中国所走过的这条发展之路,世界上没那个国家和人民走过。正因为如此,中国今后的发展还会遇到许多问题,但都能依靠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和智慧解决问题,继续前进。”
是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正在崛起,也在影响着世界。一个古老的东方民族必将迎来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日出。
(记者赵 承 柴海亮 张宗堂 雷 敏 王 希 王 勉)
(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