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股市出现好苗头重新审视家庭资产配置

2011年06月29日 13:32 来源:新闻晚报

  文 易无花 摄影 李瞻

  在连续的跌势下,股市从上周末开始终于迎来一波反弹。在股市初露好苗头的时候,机构正在不遗余力地普及投资者教育——不妨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家庭资产配置,鸡蛋还是不要放在一个筐里好!

  买一大堆基金不可取

  以下情形可能是基民在投资时常常遇到的:总想寻找低风险高收益的产品。其实市场上本没有这样的基金,通常,投资者要么选到较低风险的债券基金或货币基金,却对收益不甚满意,要么就买了有较高收益可能的股票基金,却在股市低迷阶段难免承受亏损。

  此外就是买一大堆基金。没有计划地“乱分散”投资,组合里良莠不齐,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基金配置不得当,到最后收益平平,遇到市场不好时仍然“泥沙俱下”。

  针对投资者遇到的主要问题,易方达基金近期在全国推出 “重申资产配置、分散投资风险”投资者教育活动,强调风险收益的匹配以及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来分散投资风险、获取更稳健的收益。

  所谓“资产配置”,就是在一个投资组合中选择资产的类别并确定其比例的过程。风险和收益的对称性是规律,即追求高收益就意味着要承担高风险,反之亦然。

  据易方达基金经理介绍,从风险/收益这一本质特征出发,大类资产配置可以简单分为风险资产 (股票、大宗商品等)和固定收益资产两类。合理的资产配置过程首先是从大类资产的选择以及比例的确定开始,由此决定整个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大类资产定了,然后才是具体投资品种的选择。比如,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首先需要从风险和收益关系出发,综合衡量自身的风险收益需求和不同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选择相应的资产配置方案。

  “草根专家”走到幕前

  2011年上半年的中国股市波诡云谲,呈现出复杂的结构性行情,通货膨胀、央行加息、流动性紧缩、国际板上市信息等也给股市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在如此的行情下,金融界社区的投资达人依然拥有颇为令人羡慕的成绩。6月25日,金融界社区多位草根专家从幕后走向前台,为网友揭密未来行情密码。

  6月25日下午,记者聆听了由金融界网站主办的“招商证券20年关注财富愿望系列巡讲暨金融界社区2011投资心得交流会”。据悉,此次会议是招商证券20年关注财富愿望系列巡讲暨金融界社区2011投资心得交流会活动的第三站,邀请了国内人气财经吧主王炜、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策略分析师张权等和大家一起分享炒股心得。

  “知名财经”吧主王炜认为三季度指数内在多空平衡,在大跌下容易达成。但是外在如加息、企业利润下滑、IPO过快、国际板可能发行、清理地方债务等利空因素下,可能不断横盘之后被利空打压不断探底。尤其部分资金撤离板块,个股跌幅非常大,指数下跌空间不小。

  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策略分析师张权现场为大家详述了2011年下半年的投资策略。他认为当前中国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可概括为:经济处在下滑阶段的后期、通胀在顶部即将回落的阶段、货币政策收缩到了周期的底部附近。展望下半年市场将看到:三季度经济继续回落、通胀和成本压力相应回落、三季度底货币政策放松和四季度经济筑底再回升等几个过程。

  “通胀已是强弩之末,下半年政策会有所松动,估值水平先见底、盈利增长后回升。在行业配置上建议三季度的关键点是把握成本压力缓解、毛利提升受益的中下游制造业;低估值银行地产可继续持有;周期股票需要等待四季度;基础消费品三季度仍有机会。 ”张权表示。

  【理财贴士】

  两种常见的资产配置法

  大类资产配置是一个比较宏观的概念,投资者是否有基础逻辑和具体方法可循?易方达的基金经理重点介绍了较多使用的两种资产配置方法——

  一是“生命周期法”。生命周期是按投资者年龄阶段划分的,其逻辑是:年龄越大、投资期限越短、越应该少冒风险,追求稳健配置,风险资产的比例要趋于下降;反之,则可以更进取、更多配置风险资产。尽管生命周期法并非绝对标准,但它因其普遍适用性而广泛见诸于各类投资学著作,在实践中被普遍采纳。

  二是“核心-卫星配置法”。投资者依据投资目标,寻找可能帮助他实现目标的投资工具,给予较高比例配置,这就是“核心资产”;在决定核心资产之后,从投资品种 “互补”或“增强”等角度出发,再以相对低的比例配置“卫星资产”,形成组合。核心基金的选择,投资者可以借鉴“指数化核心策略”和“主动化核心策略”两条主线;卫星基金则可以从策略互补、风险分散、收益增强等角度进行广泛的搭配。

  生命周期法、核心卫星法揭示了同样的道理:投资之前要先有“整体”和“主次”的概念,资产配置是一个规划,而不是随便买一堆,对组合的整体特征全无概念。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