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五天签单200亿美元 中欧经贸升温

2011年06月30日 01:05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中国外交部消息显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当地时间28日结束了对“访欧之旅”最后一站———德国的正式访问,乘专机离开柏林启程回国。这次被外媒视作为欧洲经济“雪中送炭”的访问收获颇丰。五天之内,中国与匈牙利、英国、德国共签下超过200亿美元的大单,合作涉及新能源、节能环保、金融、物流等多个领域。

  29日,外交部部长杨洁篪详细介绍此次总理访欧成果时说,这次访问“务实高效”“成果丰硕”。中德双方签署了近20个双边合作文件和重要经济协议,协议总额超过150亿美元。中英双方签署12项合作文件,协议总额超过40亿美元。中方还表示愿意购买一定数量的匈牙利国债,与匈牙利签署涵盖投资、基础设施、金融、物流、文化等领域的12个双边合作文件,协议总额约18亿美元。

  此外,访问中还设定了几个重要的目标:至2015年,中德双边贸易额达到2800亿美元,中英双边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中匈双边贸易额达到200亿美元。

  温家宝总理此次访欧之时,欧债危机的阴云正笼罩欧元区。经济降温、通胀水平上升、信用评级下调,投资者对欧债危机的担忧情绪持续提升“对于深陷欧债危机的欧元区而言,温家宝此访有雪中送炭之效”,马来西亚《星洲日报》评论说。

  “温总理出访的每个环节都在给欧洲市场一个信息:中国与你们站在一起,支持你们”,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欧洲正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非常需要来自外部的支撑。温家宝总理表示将部分购买欧洲债券,就是给予了一种支撑。

  陈凤英说,其次,这次中国还与欧洲三个国家都签下了经贸大单,对于一个内需不足、经济可能二次探底的经济体而言,签单就代表着就业和市场,这是很现实的问题,而定下了到2015年贸易额目标,也是给予了市场乐观的预期。最后,战略关系的建立也非常具有意义。例如,此次建立了中德政府磋商机制,这在两国关系和中欧关系史上是一个创举。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李健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欧洲债务危机阴云挥之不去的背景下,温家宝总理的访欧之旅无疑表明了中国愿意与欧洲加强合作、共度难关的积极态度。虽然中欧经贸之间也存在一些摩擦和矛盾,但是作为彼此都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双方合作的主基调还是扩大利益共同点。

  金融危机之后,欧洲密集对华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给中欧经贸关系增添了几丝阴云,但专家表示,随着贸易往来的增加,这是中欧经贸关系发展不可避免的挑战之一,此外,这并不妨碍双方长期互利友好的合作,此次温家宝总理访欧将会使中欧经贸迎来升温期。

  中欧双方经济结构存在密切互补关系。中国贸促会会长万季飞此前在中欧工商峰会期间表示,中国正处在关键性的经济发展转型期,经历由低端产业向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转化的新时期,而欧洲在高新技术领域、制造业、医药和化工等领域都有着极大优势。在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中国企业可充分利用欧洲的技术优势,大力发展与欧洲的合作。与此同时,遭受经济危机重创的欧洲经济形势低迷,正努力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中国可为欧洲提供巨大市场,帮助欧洲摆脱经济发展困境,创造就业机会。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