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30日 05:00 来源:东方今报
资本跟着市场热点走,这个原理同样适用于教育行业。2008年,河南高考学生人数近百万,达到了历史最高点。当年的河南民办高校和复读学校也收获了大量投资机构的注资和关注。甚至有复读学校因为得到风投的资金注入,提出了准备上市的口号。两年后,参加高考的学生数量逐年下降,高考录取率逐年上升,在双重挤压之下,部分民办高校资金紧张,复读学校的发展计划已由原来的准备上市到现在的保住生存。□东方今报见习记者 付志杰/文记者 邱琦/图
●2008年投资千万元办学 三五年就能收回成本
“民间资本还是一直在关注和进入民办高等教育。”黄河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赵会利告诉东方今报记者,这几年教育厅每年都按照一定的考核标准,将一批学校增列到统招计划中。这些都是原来从事自考辅导和职业技术培训的学校。得到资本注入后这些学校开始扩大办学规模,增添办学设备,改善教学环境,以达到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升格为统招学校。“2008年从北京回来接手这所学校,当年仅为了改善学校硬件就投了1000多万元。”郑州中原西路一所进修学院的陈院长指着学校新建不久的教学楼和操场说。
陈院长说,2008年以前,他是北京一所民办高校的股东,每年学校能从河南招收到上千名高考落榜生,到该校上自考辅导班。
每个学生每年学费7000多元,看到“钱”景喜人,加上自己又是河南人,就产生了在河南办一所学校的想法。卖掉北京的房子,辞去原来学校的职务,拿出多年的积蓄加上银行贷款,2008年他回河南接手了一所学校,成为法人。
“2008年前后,投资办学的资本还是很多的,我知道的就有七八所学校,每个学校找来的资金都在千万元左右。”陈院长分析,当年愿意投资民办高校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银行愿意贷款,二是按照当年的招生速度,三五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在2008年之前看好民办高校的投资者还有很多。西安某学院的杨院长,因为看到河南高招市场的潜力,除了把河南作为学校的重点招生省份外,当时还计划在洛阳重新注册一所学校,招收高考落榜生。
“钱对我们来说不是问题,这所学校准备投资五千万元,要办成一所河南知名的民办高校。”当年,杨院长曾踌躇满志地向东方今报记者描述自己办学的蓝图。
●落榜生越来越少 民办高校面临融资困难
“在洛阳办一所民办高校的事情还要再等等。”当东方今报记者再次见到西安某学院的杨院长,咨询其从2008年就开始计划在洛阳办一所学校的事情时,杨院长改了口风。据当年项目组的老师介绍,当年学校已经准备好了启动资金,没想到2008年之后高考录取率越来越高,落榜生越来越少,他们也就基本不再考虑办学的事情了。
当资金敏锐地嗅到了生源紧缺的问题时,民办高校的融资难题接踵而来。
“我现在需要融资4000万元,不过还没有找到。”郑州西三环附近的一所民办专修学校的高院长告诉东方今报记者。据了解,该校近年来一直是靠招收高考落榜生到该校读自考班的模式生存。由于现在生源紧缺,所以该校正在多方面筹集资金,准备将现在租用的300亩地买下来,或者在其他地方买上一块地。
“买了地学校就可以‘转正’了。”该校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学校有在校学生一千多人,但是因为土地问题,学校达不到升为大专的要求。
据该校负责人介绍,按照河南省教育厅的要求,在校学生达到1000人,自有土地达到150亩且符合办学条件的学校,才有可能升格为大专院校,可以拥有统招资质,学校现在要想发展下去,必须弄到地。
由于土地的性质是教育用地,后期取得投资收益的时间也不是很明朗,因此学校到现在还没有找到投资方。“转正”这条路虽然很难,但在该校负责人看来,这似乎又是摆在自己面前唯一的一条路。
●复读学校以前想上市 现在只想保生存
同为高考产业链上一环的复读学校,也经历了冰火两重天。2008年,东方今报曾经报道过郑州某高考复读学校吸引风投的事情。
当时,该校校长表示,由于学校率先把直营学校开到了河北、山东等省,学校的发展已经引起了风投公司的关注,已有20多家风投公司与其联系,预计投资金额从2400万元到1.5亿元不等,学校在挑选最佳合作伙伴,将引入资本投资并把上市作为学校的发展目标。
“2011年学校的首要任务还是要扎扎实实做好基础工作,等我们有足够的精力时,再引入投资把学校做大。”另外一家复读学校的校长谈到学校未来的发展是否要引入风投时,这样表述了自己的看法。
据记者了解,郑州市的复读学校和复读班在2008年最多时候达到20多所,现在还能支撑下去的也就10所左右。
在高校录取率逐年上升的大背景下,目前郑州市场上的复读学校的竞争更加激烈。除了增加广告费外,这些学校还在宣传招生上花样频出。
有的复读学校发放的招生资料显示,到该校复读,2012年能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能获得3万元的奖励。甚至还有复读学校作出了“考不上二本全额退款”的承诺。
●招生老师不是跳槽就是转行
近日,记者在郑州某外语培训学校见到杨老师,他原来在河南某民办工程学院负责招生工作。据他介绍,他已经辞去原来的招生工作,现在到了这所外语学校工作。“这几年招生工作越来越不好做,相对而言,还是感觉基础教育的发展潜力会更大些。”杨老师这样解释自己跳槽的原因。
由于高考落榜学生少了,以靠招收计划外学生为主要办学模式的学校办不下去了,杨老师说他原来所在的那所民办高校从去年开始就不办了,现在挂靠到一所统招学校名下,变成了一所中专学校,但是招生情况也不好。无奈之下,他只好跳槽到现在的外语培训学校。
“原来学校的招生老师现在60%的都改行了,我虽然跳槽了,还算没有跳出教育圈。”杨老师说。
之前一直从事民办高校招生工作的安老师也表示,“这两年招生工作困难,钱挣不多,还不如在家照顾孩子。”据安老师介绍,她从去年就辞职了。
民办高校艰难求生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河北廊坊大学城里,最多的时候有30多所高校、但目前仅有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北大方正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城市学院、中国民航干部管理学院等十余所大学了。
●部分民办学校成功转型
“这些原来以自考辅导班形式办学的学校,现在可以向专业技能培训、职业教育认证方向的学校转型。”赵会利谈到目前部分学校的发展方向时说。“学校被一个地铁专业救活了。”河南某科技专修学院的陈老师说,根据规划,2013年郑州首条地铁将会开通,到2020年,郑州轨道交通线网里程将达到202.35公里。
为此,学校在2010开始招收地铁专业学生,设置了地铁供用电技术、地铁通信技术、地铁乘务等学科方向。当年地铁专业就招收了300名学生,每个学生一年的学费最低9200元,加上书本费、住宿费等,一年就可以给学校带来300多万元的收入。
同时学校还帮助学生通过国家考试,获得中级或高级电工证、中级地铁从业资格证以及其他岗位的从业资格证。
“当然这些考试都是另外单独收费的,所以一个好专业就救活学校了。”
据东方今报记者了解,这些民办院校的专业设置比较灵活,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同时,由于职业中专的门槛相对较低,这些学校中,一大部分申请了成立自己学校下属的职业中专。
“职业中专获批后,我们也算是正规军了,可以给学生颁发国家承认的职业中专学历了。”虽然一直还没有通过统招大专的申请,但是今年刚被批准成立了一所职业中专,郑州西三环附近的一所民办专修学校的高院长还是显得很高兴。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