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张化桥新棋局 淘金小额贷款

2011年06月30日 05:58 来源:时代周报

  本报记者 陆玲 发自北京

  “我已经离开瑞银证券(UBS),我现在在一个很小的公司工作”。面对好友的问候,张化桥这样自嘲。

  瑞银证券中国区副总经理张化桥日前宣布退休,正式履任广州市花都万穗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万穗)董事长。“我上周就开始来广州工作了,我现在很忙很忙。”张化桥在微博(http://weibo.com)私信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多次被《亚洲货币》评为“最佳中国分析师”,同时被誉为“最敢讲真话和有良知的分析师”,张化桥在投资界从来就没少带来惊喜。此次,放着瑞银证券中国区副总经理不做,宣布要到小额贷款公司去创业,还是让外人大跌眼镜。但是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党组书记、部务委员会副主席焦瑾璞在微博上感叹,“投行人士的敏锐。”

  此前,焦瑾璞所在的央行研究生部邀请张化桥到小额信贷领军人物班上参加座谈。“张介绍了香港上市制度,特别是已有4家小额信贷机构在香港上市,另有8家正在管道中”。

  春江水暖鸭先知。在张化桥之前,已有深发展银行原副行长刘宝瑞投奔至小额信贷行业,任中国金融集团行政总裁。一批嗅觉灵敏的大佬纷纷转战小额信贷市场意味着什么?微博上甚至有人评论,这标志着小额信贷元年。

  与小额信贷的结缘

  默罕默德·尤努斯于1983年一手创建了小额贷款银行格莱珉银行,开创了穷人无需抵押即可贷款的先河,即使乞丐也可能从格莱珉银行拿到贷款。自此,小额信贷作为一种以城乡低收入阶层为服务对象的小规模的金融服务方式,在发展中国家发展起来。

  自1993年,经济学家汤敏与茅于轼以500元开始,在山西临县湍水头镇龙水头村开始了中国民间的第一个小额贷款实验,小额信贷在没有制度支持的情况下探索了十多年。

  这很不容易。出身农民、自1983年来一直帮弟弟做小生意的张化桥最能体会。“银行更愿意做大生意,不愿意做小的。他们的成本太高了。专业银行的工资水平远远高于小贷行业,不光是工资,还有低效率以及对客户的缺乏热情。”

  不过,自2008年央行、银监会下发《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以来,小额信贷的业务规模开始突飞猛进。按照央行此前发布的数据,截至一季度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3027家,去年末为2614家;贷款余额2408亿元,去年末为1975亿元,小额贷款公司的扩张速度是明显的。

  也就在这时,对中国股市心灰意冷的张化桥开始思索人生。在其新近出版的书《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里说:“投资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就是假定这个公司永远上不了市、永远无法退出,你都认为是一项聪明的、有利可图的投资,那就是投资的最高境界了”。

  在张化桥看来,小额贷款行业正是其心目中的这样的行业。能赚钱,又能帮助中小企业、农民等在贷款上非常弱势的群体。

  贷帮乡村发展计划创始人、秘书长尹飞向时代周报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江西偏远小村的农民薛叔,老两口除了种有400株脐橙外,还给别人做泥水工。儿子上大学,女儿在县城开店。两夫妻感觉愧对女儿,2010年8月份,薛叔通过贷帮平台筹集借款9000元给女儿开店。看着女儿的小店有模有样地经营起来,总算了了一桩心事!“做这样的事情,我觉得很有意义”。

  从去年底开始,张化桥对国内小额贷款公司展开了调研。到今年4月,在已调研了60多家小额贷款公司的时候,他选择加盟到了万穗。在张看来那是最优秀的小额信贷公司。“每个信贷员负责三个街道,每个信贷员对自己三条街道上的每个客户都很熟悉。他们知道他们的客户老婆叫什么,小孩在上几年级或者有没有工作,他做什么生意,生意怎么样。”

  其实,张化桥从来就不是一个安分的人。张化桥敢言,自称“投资者的走狗”。2002年初,张化桥因质疑H股公司格林柯尔,导致后者股价狂泻而惨遭起诉,最后虽以巨额“认赔”告终,却仍放言“不放弃跟踪香港内地民企股”。甚至强调 “半截身子在土里我还有什么顾虑”的他,此后还因对欧亚农业的质疑差点再度惹祸上身。张化桥耿直而坦率,有时甚至像个赌徒。他曾坦言,“有时为了说服董事长卖掉某个资产,会每天去敲门,天天逼,直到说服为止。”

  作别瑞银再谋新局

  “不要把我描述成慈善家,投奔这个行业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而且我也是看到这个行业的赚钱机会”。张化桥亦在微博里私信向时代周报记者强调说。

  万穗位于广州市花都区,是广州市第一家小额贷款公司,成立于2009年4月,注册资本仅1.5亿人民币,员工47人。2010年公司资产收益率为9.6%,营业收入4040.45万元,净利润为1970.82万元,净资产回报率12.14%。

  “我们希望转变成村镇银行,这样就能吸收存款突破资金瓶颈,在同一客户上提供多种金融服务获得更好的回报,与此同时可以得到更多的政策优惠,包括税收的优惠等等,毕竟微型金融市场需求是存在的。”万穗掌门人蒋晓勤曾对媒体说。

  张化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会踏实在这个小额贷款公司带领着47位员工干几年小额信贷,甚至带领该公司去海外上市”。据媒体报道,张化桥担任万穗董事长后,原董事长蒋晓勤已退居二线,担任该公司顾问,称“任务已经完成”。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微博里称,张化桥的加盟能推动中国小贷事业中西合璧、获得更快发展。但亦有分析称,张化桥应该不仅仅止步于此,在这个行业中应有更高的目标,投资多家小额贷款公司并形成一个控股集团,用控股公司上市解决小额贷款公司资金问题,进而做成大的小额贷款公司集团。

  据了解,目前已有4家小额信贷机构在香港上市,另有8家正在管道中,这些小额贷款公司的上市启动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着张化桥的身影。焦瑾璞在微博里慨叹,“投资者的嗅觉厉害,哪里有机会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

  今年5月,张化桥以个人身份,斥资3000万元投资港股上市的中国金融国际投资公司,该公司前身为明阳资本,主理内地投资业务,去年更开始变身力攻内地各类信贷服务,早前已分别斥资6000万元及1.5亿元人民币,入股天津及江西景德镇的小额贷款服务公司,并在今年3月份引入深圳发展银行原副行长刘宝瑞担任行政总裁。

  “小贷公司现在逐渐形成势力,必然对困扰它们的主要问题进行呼吁和创新。这不失为一个探索的路径,实际上也就是有一个集团公司,对所属小贷公司进行批发资金,国外有这种形式。具体到国内,政策环境、监管环境如何突破、如何才能规范运作等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焦瑾璞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不过除了上市,张化桥亦坚信小额贷款目前面临的资金来源问题,随着行业不断健康发展政策上会有进一步放开的可能,会有其他的创新解决方法出现。此次押宝万穗这家小公司,也会有一定的冒险,外界也有一些不乐观的声音。兴业证券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在微博上表示,“五年内他一定反水”。张化桥却在微博上回应时代周报记者说,“或许他也是对的。但我做这个只是因为我喜欢,我觉得有意义,我不会在意别人怎么看。”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