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01日 05:32 来源:中国企业报
本报记者 陈玮英/文
处于低潮期的国内光伏市场迎来了一丝暖意。
6月26日,财政部、科技部和国家能源局下发的《关于做好2011年金太阳示范工作的通知》明确,中央财政将继续补贴金太阳示范工程,采用晶体硅组件与非晶硅薄膜组件的示范项目补助标准分别为9元/瓦与8元/瓦。
这一通知发布的背景是,我国太阳能电池原料进口、产品出口以及太阳能应用市场尚未真正启动的尴尬现状。
“太阳能电池市场目前在国外,但国内生产已经占到全球产量的50%—60%,造成国内生产销售国外的状况。”福建一家能源公司的董事长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
“近几年随着销售状况的大好形势,大家扩产的规模很大。一个是因为我们产能不断扩展,今年到了供大于求的阶段;另外,随着欧洲包括一些国家的光伏政策的成熟,他们为了保证光伏持续发展,不像前两年可能都是翻番地在装机,他们制定了保证每年稳定的装机政策。这种状况出现以后,导致我们光伏组建从今年开始大部分都下降。”他的一席话道破了光伏业目前的窘况。
对此,业界呼吁尽早启动光伏业国内市场,完善认证体系,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推开国内市场
“中国太阳能光伏在国际上拼杀很不容易,我们希望借用这个市场规模悄悄推开中国市场,我们在这个时候还希望大家联合起来,一起把这个市场做好。”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副总裁孙海燕博士说。
数据显示,2001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仅3兆瓦,2010年已达8吉瓦,占全球总产量的五成,居世界首位。
截至 2010年,在海外上市的光伏企业已经有16家,全球光伏电池/组件产量前10家中我国占了4家,全球多晶硅产量前10家中我国占据了4家。
傲人的数字后面是令人尴尬的局面。由于我国光伏产业95%的市场在海外,严重依赖欧美市场,发展随时受到有关国家政策变动的影响,一旦政策变动,出口必定受到影响,从而加大国内产能过剩。
孙海燕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目前的状况是中国市场发展很快,但是从全球来看中国市场应用方面还是很小,国内市场也需要大家共同来推动。
“我们的光伏发电成本一直在下降,从特许招标一些项目来看也是逐渐下降,这其实给我们市场留了很大的空间。”孙海燕说:“在这个行业要可持续发展,成本、创新、质量服务、规模为全体利益相关方提高价值,我一直强调全体利益相关方,而不是某一方面,要各个方面共同赚钱才行,能够提高最高价值才是可持续发展的。”
在赛维LDK太阳能有限公司光伏工程公司副总经理姚峰看来,太阳能市场未来会保持一个快速增长的态势。姚峰说,根据LDK预测,光伏产业2009年到2014年负荷增长率依然会达到42.1%。一方面太阳能发电技术进一步推动了成本转化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全球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补贴也必将扩大光伏市场,另外其他的一些包括能源危机、全球变暖,包括最近核电所遇到的事件,都会加速这个产业的发展。
完善认证体系
打开国内市场一直是业界所期望的。由于“对外依存度高、两头在外、贸易保护”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我国光伏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常常遭遇认证门槛。“所以我们要完善我国的光伏产品认证体系。”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协会秘书长朱萃汉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
光伏产业近几年发展迅速,但其标准化进程已远远落后于产业发展速度。欧美对光伏产品的标准和品质认证要求较高,正是目前国内光伏产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朱萃汉向记者介绍说,当前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中,国际通用的光伏模组检验标准分别为美国的ul标准以及欧盟的iec标准。而我国光伏产业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国家行业标准和检测机构,造成市场不规范,企业间不正当竞争频出,市场相对混乱。同时,国外光伏产品进入我国市场,不需要进行任何机构的监测,关税也几乎为“零”。反之,我国光伏产品进入欧美市场,却要经过严格的检测,方能取得认证资格。
“我国近年来已开始重视光伏产业的标准化建设,陆续推出了一些标准和规范,但比较零散,很不完整,也远远不够。”朱萃汉无奈地表示,我国大部分光伏产品仍然需要送到国外机构去检测和认证,既浪费钱,又耽搁时间。
浙江向日葵总工程师周晓兵称,要通过产品认证,必须送样到欧洲,检测认证周期长达10个月甚至一年,耗费了企业大量的精力和资金。他认为,只有完善产品检验标准,才会对企业有利,既可促进企业发展,又可以提高产业发展。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沈宏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行业标准可以有效规避无序竞争,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淘汰不符合标准的企业,促进行业的有序发展。
例如当前光伏组件行业由于准入门槛较低,导致大量企业进入该行业,不仅不利于提高产品质量,而且容易造成产能过剩,影响产业的健康发展。
“说到标准,基本上是别人主导。“孙海燕表示,所以整个行业都要联合起来,在这些方面做一些工作。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光伏专委会主任赵玉文认为,认证不仅规范行业,还可以起到保护国内市场的作用。进入美国市场要接受美国的认证标准,同样,外国光伏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也应该接受中国认证。
释放回暖信号
开启国内市场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目前的市场,太阳能还是太贵,还是需要政府来支持,所以还应该是政府主导推动市场。”孙海燕如是说。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在2011中国清洁电力论坛暨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上称,太阳能的技术进步很快,2010年全球太阳能发电装机近2000万千瓦,把14年的目标都实现了。
韩文科认为,太阳能最大的政策还是固定电价,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招投标。太阳能也面临这些问题,但这些问题不会阻碍它的发展。
就在业内普遍感到寒冷之际,财政部、科技部和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关于做好2011年金太阳示范工作的通知》。
根据《通知》,享受补贴的项目包括:在可利用建筑面积充裕、电网接入条件较好、电力负荷较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园区集中连片建设的用户侧光伏发电项目,装机容量原则上不低于10兆瓦;利用工矿、商业企业以及公益性事业单位既有建筑等条件建设的用户侧光伏发电项目,装机容量不低于300千瓦;在偏远无电地区建设独立光伏发电项目。
今明两年,我国将进一步扩大金太阳示范工程范围,力争2012年以后每年国内光伏应用规模不低于1000兆瓦,形成持续稳定、不断扩大的光伏发电应用市场。
我国实施的“金太阳”工程,鼓励居民安装太阳能屋顶,在节省土地资源的同时,又减少了输变电装备投资及电耗,对光伏产业是一个良好信号和引导。
“政府继续推动金太阳工程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进一步扩大国内光伏发电规模,推动光伏产业快速发展,提高光伏发电在电力结构中的比例。”沈宏文认为,政府提出力争在2010年以后每年国内新增光伏应用规模不低于1000兆瓦。对于正处于低潮期的国内光伏市场来说,政府这一举措无疑如一针强心剂那样增强了企业对国内光伏市场的信心。
实际上,“十二五”期间将是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全面展开的时期,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光伏发电的市场规模极具潜力。同样,对于经历了光伏产业高潮和低潮落差的国内光伏企业来说,其市场竞争力将会进一步增强。两者结合,为国内的光伏市场描绘了一幅光明的前途。尽管道路是曲折的,但是政府再次推动金太阳工程为国内的光伏应用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曙光。
然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欧阳昌裕也对企业发出了忠告,一个产业在初期、中期是需要政府补贴的,否则这个产业发展不起来。“但是一个产业,太阳能也好,风电也好,如果长期还是靠政府来进行补贴,这个产业是没有前途的。”欧阳昌裕说。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