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01日 14:14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专家提醒,未来国内主要粮食作物价格将高位持稳,国际高粮价可能传导到中国,进一步推动国内粮价的上涨。此外全球农产品市场相互依赖,高粮价时代需要全球采取协调机制来共同应对,中国也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资料显示,目前国内主要粮食作物供给十分充足,其中,新产小麦即将获得连续八年的丰收。
国元海勤期货分析师姜兴春告诉记者,从供需来看,由于今年夏粮丰收,我国小麦、大麦、早籼稻等粮食作物基本保障国内供给较少受国际高粮价影响,在下半年出现价格上涨的几率较小。
中投顾问农林牧渔业研究员宋杰凝的看法与姜兴春相同,他预计下半年小麦价格基本维持平稳,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
宋杰凝告诉记者:“今年我国产粮区受灾严重,但是国家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增强农业生产补贴、稳定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因而粮食价格仍将维持上涨势头,未来涨幅不会太大。”
另外,他还指出,价格维持平稳的另一原因是由于国家调控物价水平的坚定决心。
据农业部最新农情调度,预计今年早稻面积同比增加100多万亩,秋粮面积稳中有增。特别是东北地区近期气温回升较快,对秋粮作物生长发育有利,苗情长势好于常年。
需求支撑玉米大豆价位
姜兴春指出,我国大豆80%以上依赖进口,玉米也因库存不足依赖国际市场,对于这二者价格来说,国际价格走高是个十足的坏消息。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同样认为,中国的农产品贸易逆差已经超过200亿美元,尤其大豆、植物油对国际市场高度依赖,一旦国际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将给中国粮食安全造成隐患。
受自然灾害影响,欧洲和美国的粮食供需形势令人担忧。宋杰凝预计,下半年玉米价格将保持上涨趋势,但上涨幅度不会太大。
宋杰凝进一步分析指出,一方面,中储粮为稳定国内玉米价格向市场投放临储玉米和中央储备玉米,导致库存下降,而美国玉米市场供给形势严峻,全球玉米价格中期相对较强,国内玉米价格自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因加工商淀粉和酒精库存相当高,且加工利润下滑,预计其下半年将逐步减少玉米采购量。
宋杰凝还告诉记者,下半年大豆价格也将出现上涨趋势,除国际价格传导以外,国内供需也呈现出不平衡状态。
宋杰凝指出,现阶段我国大豆库存正处于逐步消化之中,而今年大豆种植面积出现明显下滑,外加天气影响,大豆苗长势明显不如去年同期,因而供给或趋紧;此外,国内食品加工业对国产大豆的需求呈上涨趋势。
据调查6月份黑龙江食品用大豆零售价格达到2.8元~3元/斤,较5月份上涨0.15元~0.2元/斤;同时,目前处于养殖需求旺季,猪肉价格涨势不减,生猪补栏进度将加快,从而促进豆粕消费,扩大大豆需求。“这三重因素都将导致下半年大豆供需缺口扩大。”宋杰凝说。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朱颖看法与上述两位专家相同,她认为,玉米价格将继续处于高位。2011年全球的玉米产量预计为1.2亿吨,由于发展中国家增加了玉米的需求,所以,玉米价格超过2008年的水平已成定局。
此外,虽然早籼稻价格比去年上升,但由于其产出的增长超过了消费增长,所以,早籼稻价格趋于稳定。
用工成本推波助澜
姜兴春还指出,种植成本上升也要对高粮价“负责”。从人工成本来看,农村用工成本逐年提高,占总成本中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化肥、农药、机械作业费等物资费用支出也在快速上涨。而且,这些成本都属于“刚性上涨”范围,很难出现大幅回落。
安徽省颖上县种粮大户左中军曾对媒体表示,今年光抗旱浇水的成本就比往年增加20%。“另外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也在上涨,耕地租金明显提高,更别说劳动力涨价了。”左中军算了笔账,以小麦为例,价格7年涨了一倍,而同期农资、劳动力等成本翻了好几倍。“除此以外,运输成本的不断增加也是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姜兴春说,“这些因素都为下半年的高位粮价作了支撑。”
此外,记者还从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那里获悉,今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秋粮播种面积有所扩大,国家粮食储备充裕,保障粮食市场供应、保持价格基本稳定是有基础的。
这位负责人也指出,当然,由于农业人工成本上升较多,加上化肥、农药、柴油等物质投入成本的上涨,粮食价格仍将保持温和小幅上升的态势,这也是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调动粮食生产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客观需要。
在业内看来,当前中国粮食库存充裕,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稳定。“中国在保障自身粮食安全的同时,还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尽了一份力。”李国祥说。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