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英愿做中国最佳供应商

2011年07月03日 02:29 来源:新京报

  英国外交大臣黑格接受本报采访

  英愿做中国最佳供应商

   6月25日至27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英国进行正式访问,双方签署12项合作文件,协议总额超过40亿美元,还决定建立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加强人文领域交流合作。对于此次访问,英国外交大臣黑格通过电子邮件接受了本报书面采访。

   关于合作

   专业优势满足中国需求

   新京报:这次访问,是温家宝总理第四次访问英国。你如何评价温总理此访成果?

   黑格:温家宝总理的来访为我们提供了一次良好的契机,让我们继续保持自去年11月英国首相访问北京、今年1月李克强副总理访问英国以来,两国关系的发展势头。本次峰会拓宽了我们两国的关系……温总理在本次访问即将结束时说,他对于中英关系的未来信心十足。我们深表认同。

   卡梅伦首相和温家宝总理重申了中英两国作为“共同发展合作伙伴”的愿景。目前,中国在英国出口额中占到的比重仍为3%,但我们两国经济的互补性正不断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开放程度的提高,中国对于服务产品的需求正与日俱增,而英国在金融、设计、零售以及其他领域的专业优势,使其成为满足这种需求的最佳供应商。

   中国企业也正在寻找海外投资途径,并寻求提升自身在价值链中的位置,而英国在研发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同时也拥有欧洲最开放的对内投资环境。

   峰会期间,两国公司共计在能源、矿产、建筑、运输及零售等领域签订了价值超过14亿英镑的合同。英国是对华投资第二多的欧盟国家,同时英国也是中国在欧洲投资第二多的国家。去年,英国对华出口商品增长了40%。因此,我们已在不断增加彼此间的合作领域,但我们必须牢记:欧洲和中国只有进一步开放贸易和投资环境,这种增长才能继续。

   关于误解

   政策差异无碍中英交往

   新京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傅莹曾说过,温总理此访目的之一是消除误解,加深双方的相互理解。在你看来,中英两国之间的误解主要是哪些方面?如何消除这些误解?

   黑格:一个强大、开放的双边关系及国际事务上的全方位合作是我们的利益所在。确保彼此相互理解很重要。我们的首相曾说:能否讨论我们双方存在的分歧,是“良好关系的试金石”。我们是两个不同的国家,我们的政策会经常存在差异,但我们双方的关系经受了这些考验。

   关于话语权

   代表权也意味着责任

   新京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言的分量正在日益上升,英国如何看待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黑格:很明显,中英两国都是不断扩大的全球化的受益者。确保全球化持续下去是符合我们双方共同利益的。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上拥有更多发言权及代表权,这才是正常的。而国际代表权也意味着国际责任,包括在气候变化、全球经济事务以及捍卫世界和平及安全等方面的责任。我们愿意与中国在所有这些问题上合作。

   采写/本报记者 颜颖颛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