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为经济社会发展添动力

2011年07月04日 07:58 来源:经济日报

  40多年前,靠着朴实无华的信念,建设者们建起了万里长江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历经18年建设的葛洲坝,位于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峡口,坝长2606.5米,坝高70米(海拔),库容15.8亿立方米。葛洲坝工程的建成,为满足华中地区急剧增长的工农业用电需求提供了保证,推动了周边城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葛洲坝工程拓展了城市空间,扩大了城市规模,带动了宜昌经济社会的发展。”宜昌市委书记郭有明说。

  葛洲坝的通航带动了与航运有关的相关产业链的建立和迅速发展,产生了诸多经济效益。

  位于长江中游左岸宜昌河段红溪港岸线,地处宜昌市猇亭区红港村的全通码头上,运货车穿梭往来,起重机林立,停靠在江边的几艘轮船排队等候装载货物。全通码头负责人苏春东告诉记者,码头2009年底开始投入建设,2010年11月8日经验收正式投入运营,设计年吞吐量达315万吨。苏春东说:“为了降低运输成本,我们投资2.5亿元建设这个配套专用码头,主要承担水路进出口物资的物流任务。与多家钢铁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后,原材料主要通过船舶运入,成品销往上海、天津、重庆、广东等地。”

  葛洲坝水利枢纽自1981年通航以来,船闸运行总体稳定。资料显示,其过闸货运量2003年以前处于稳定增长阶段,平均每年增长约73万吨。自2003年起葛洲坝过闸货运量进入高速增长阶段,2010年葛洲坝船闸过闸货运量首次突破了7000万吨大关。2011年5月,三峡河段葛洲坝船闸过闸货物运量达918万吨,同比上升32.9%。

  经过多次大型的航道改造工程,航运效益大大超过天然航道时期,其运输成本比以前减少了40%。随着航运经济的迅速发展,加速了我国东西部物流周转速度。

  葛洲坝枢纽的建设,对保障湖北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武钢等国家重点工程的运行提供了强大的电力保障。

  数据显示,从第一台机组投产至2010年10月31日,葛洲坝电站累计发电4060亿千瓦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长江干流水电基地建设和管理打下了基础,使华中华东电网实行并网,开创了西电东送的新格局,使我国超高压输电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葛洲坝犹如一座水上长城横卧风光秀丽的三峡峡口,自然风光和人工奇观交相辉映。壮美的景色吸引了不少游客。

  凭借着富集的旅游资源,近年来,宜昌市连续开展旅游项目建设年。2010年宜昌市在建续建和拟开工旅游项目89个,计划总投资181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28.2亿元,实际完成投资约40亿元。平湖半岛、峡口风景区、凤凰山屈原文化旅游区等鄂西圈重点旅游项目及龙盘湖生态旅游度假区、馨岛酒店等配套项目加快建设。

  随着宜昌市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日趋完善,旅游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截至2010年底,宜昌全市旅行社达114家。“十一五”期间,宜昌五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672万人次,旅游收入374亿元,分别为“十五”时期的1.5倍和1.6倍。三峡现代物流中心、金东山市场、中心商务区一期等一批商业项目建成营运,也为宜昌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旅游服务功能逐步完善。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