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紧缩施压中小企业资金链 王岐山再提破解融资难

2011年07月05日 09:02 来源:中国经济网

  今年6月初,温州当地知名企业崩盘的消息如重磅炸弹接二连三炸响,“温州大批中小企业倒闭”的传言不胫而走。继珠三角2008年出现“倒闭潮”后,时隔三年,长三角惊现“倒闭潮”的说法“一石激起千层浪”。消息传出,当地政府部门立即对传言予以回击。昨日,《人民日报》也加入回击阵营,撰文反驳称,浙江民营经济的景气指数仍在高位运行,64%企业欲投新兴产业,中小企业未现“倒闭潮”。

  倒闭潮流言的再次来袭,显然与经济情况密切相关。三年前的那次倒闭潮流言集中在珠三角,而此次流言指向的对象则是长三角,除此之外,前次倒闭潮流言的原因是金融危机冲击、出口市场大幅萎缩所至,而此次倒闭潮流言产生的原因则是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中小企业资金链绷紧所至。其实,紧缩给中小企业资金链带来的影响已为高层所关注,7月2日,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强调,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加快转变金融业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和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采取措施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有经济学家昨日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传言“命中”长三角而非珠三角,这也反映了眼下中国经济的结构与经济周期不同于2008年。“一方面,政策由宽变紧;另一方面,出口有所回升,内需不足就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责任编辑:马常艳)

  传言“倒闭潮”席卷长三角

  三旗集团、江南皮革、浙江天石电子倒闭了,餐饮连锁企业波特曼西餐馆老板严勤为夫妇“出国了”,教育机构西西里教育服务有限公司也突然关门大吉了……

  一时间,温州乃至江浙一带中小企遭遇“倒闭潮”的传言盛嚣尘上,这与江浙一直是中国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的现实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虽然目前尚未有任何官方数据显示温州或者江浙究竟有多少中小企业已经倒闭或者徘徊在倒闭边缘,但是在国内宏观紧缩和外围市场低迷的双重挤压下,不少中小企业出现了“严重的经营困难”却是不争的事实。

  温州官方的多项调查显示,今年一季度,温州从事眼镜、打火机、制笔、锁具等出口的35家主要企业利润同比下降约30%,亏损面占1/4多。到了6月,对温州市企业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认为资金吃紧的企业占到42.9%。

  据了解,江浙的中小企业正面临诸多生存压力,其中,信贷短缺、招工难、人民币升值、加薪潮以及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是突出难题。在浙江省工商局跟踪监测的2600户民营企业中,69.65%的企业表示原材料购进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明显上涨,31%的企业认为当前融资成本过高。

  温州的一些企业家和官员感叹,现在企业的困难远甚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温州龙湾区的皮革制造商刘秋同形容说,“每个人都很紧张,苦苦撑着,咬紧牙顶住。”

  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表示,如果货币政策持续紧缩,民间借贷利息继续抬高,那么下半年将有更多温州中小企业会倒于资金断链。

  更有报道指出,如果外部环境和国内经济政策方向在今年下半年依然没有改变,温州40%中小企业在今年年底将处于半停工状态。

  (责任编辑:马常艳)

  回应尚无数据支持相关传言

  传言发出之后,很快就有了回音。

  6月初,温州当地银监局的官员称,中国银监会与浙江省中小企业局组成的调查组初步认为,中小企业“倒闭潮”的说法“立不住”。

  温州发改委一位负责人表示,尽管目前出现了一些中小企业关门的困境,但是相较于20万温州民营企业的庞大基数,少数企业资金断链倒闭的事情属于正常范围。现在尚无证据可以证明中小企业陷入集体倒闭潮。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据我所了解,一些企业出现日子不好过是现实,但是没有大规模的倒闭。而且必须将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分开,相较于小企业,中型企业出现倒闭的更少。”

  而继浙江省工商局发布“全省民营企业景气指数二季度报告”对“倒闭潮”予以回击后,《人民日报》昨日也以“浙江民营经济未现‘倒闭潮’”为题再次否认了相关传言。

  浙江省工商局的报告指出,今年二季度,浙江民营企业景气指数为110.22,七个季度保持在110以上的健康高位运行区间,远高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最低值89.46。

  记者从温州市政府的官方网站发现,今年上半年温州总体经济保持平稳。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分别同比增长17.7%和18.2%,规上工业产品产销率97.11%,比一季度略有增长。此外,1-5月温州的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也同比增长242.87%。

  尽管没有得到关于企业倒闭确切的数据,但瑞银特约首席经济学家汪涛也对江浙中小企业惊现“倒闭潮”的传言表示怀疑。“如果现在确实存在比以往更厉害的倒闭情况,那么就会出现大量工人失业的现象,但是目前反映的却是用工难。”汪涛向记者分析说。

  (责任编辑:马常艳)

  分析内需不足或为传言根源

  值得注意的是,与三年前金融危机时珠三角首先曝出“倒闭潮”不同,这一次,传言却选择了长三角。

  知名学者、广东金融学院副院长陆磊告诉记者,这实际上反映了不同的经济结构与经济周期在两地的体现。“2008年、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外需陡然下落,外向型经济明显的珠三角首当其冲;而现在虽然外部依旧低迷,但是冲击已较金融危机时减弱很多,宏观经济更大的问题是内需不振,内向型经济更加明显的长三角出现“倒闭潮”的传言反映了中国内需尚存在潜在的问题。”

  在陆磊看来,6月份PMI连续第三个月回落至50.9,创28个月新低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此外,国家大型项目正在收缩,而且家电下乡以及鼓励汽车消费等刺激政策也陆续退出。”

  李迅雷表示,长三角不少企业除了做一般生产业务,还涉足房地产市场,包括限购令在内的接二连三的调控使得中小企业的资金链非常紧张。“尽管通过卖掉房子可以回收一些现金,但是他们舍不得卖。”

  “与此同时,上游原材料成本上升,下游供给过剩,终端价格上不去,使长三角主要做内销的企业如同陷身泥淖,不能自拔。”李迅雷说。

  值得注意的是,在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下,融资难也成为压垮一些中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一位大型股份制银行温州分行的中小企业贷款部门负责人说,目前温州只有10%的中小企业与银行发生关系。

  即便能够贷到款,利率也是非常高的。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史晋川表示,浙江民企的贷款利率上升比较快,超20%的年利率成为普遍现象,一些企业的融资利率甚至更高。

  针对已经出现的一些中小企业倒闭的现象,李迅雷与陆磊不约而同地表示,当前的经济背景下,出现一些中小企业倒闭是很正常的,应该优胜劣汰,而不是一味的调控。

  “我不认为日前高层强调‘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切实缓解小企业融资难’能够缓解目前江浙中小企业的困局。因为银行从来都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李迅雷分析说,“当然,我们也应该反思一下货币政策是不是过紧了,并分析企业停工、歇业的原因,这样才能找到解决之道。”

  (责任编辑:马常艳)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