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减少出口合理 鼓励进口欠妥(一家之言)

2011年07月05日 09:24 来源:国际金融报

  

  近日,关于煤炭进出口的两则消息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一则是,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降低煤炭进口增值税和港口相关费用,以降低煤炭进口成本,鼓励煤炭进口。另一则是,中日双方动力煤长协谈判最终达成一致,2011财年合同价格升至145.75美元/吨,较上一财年上涨30美元/吨,涨幅达26.1%,而合同量可能只有70万吨左右。前者是想通过降低进口成本增加煤炭进口,而后者则是大幅提高煤炭出口价格,缩减煤炭出口数量。笔者认为,减少煤炭出口是顺势而为,但并不一定要鼓励煤炭进口。

  首先,我国煤炭资源储量比较丰富,有能力满足经济正常发展所需。2006年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约为1825亿吨,资源总量达到了1.15万亿吨以上。按当前储量和产量计算,开采年限可能比较有限,但是未来随着煤炭勘探水平和采煤技术不断提高,会有更多的煤炭资源被发现,会有更多的资源储量成为经济可采储量。

  其次,我国煤炭产消量巨大,煤炭供应只能依靠立足国内。2010年,我国煤炭产量上升至32.4亿吨,全年实现煤炭净进口1.4亿吨,煤炭表观消费量达到33.8亿吨,占全球煤炭消费总量的比重接近50%。而2010年全球煤炭贸易总量尚不足10亿吨,这一数字占全球煤炭消费总量的比重尚不足15%,占我国煤炭消费量的比重不足1/3。而且国际煤炭市场竞争激烈,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煤炭需求基本上依靠进口来满足。因此,与数量有限的国际煤炭贸易量相比,我国庞大的煤炭消费决定了不可能过多地依赖于国际市场。

  最后,由于我国煤炭消费基数庞大,煤炭进口对国际市场影响重大。虽然我国每年煤炭产量与消费量占全球比重接近50%,但目前我国并未掌握国际煤炭的市场定价权。尤其是借助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东风,2009年我国煤炭净进口量跃升至亿吨以上之后,国内煤炭市场与国际煤炭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作者系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 )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滚动新闻其他文章

国际金融报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