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05日 09:25 来源:经济日报
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 (记者李宣良)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来来往往的参观者总会被这样一张照片所吸引——1985年6月4日,人民大会堂。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伸出一根指头,宣布“中国军队裁减员额100万”。
这一瞬间,被新华社军事摄影记者用镜头记录了下来——一根指头与100万,就这样定格在了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的史册上。
回忆起亲眼见证的这一幕,拍摄者吴森辉说:“20多年过去,我清楚地记得小平同志此时的自信、决断与胆略。”
在冷战阴霾依然笼罩世界之时,整个国际社会都感受到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谋求和平与发展的真诚愿望,开拓精兵之路的政治气魄。这表明,继全党工作中心实行转移之后,这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军队开始了面向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性转变。
“在百万大裁军的舞台上,上演的并非简单的大裁员,而是战略性结构大调整。”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陈舟说。
与裁军相同步,陆军航空兵部队、电子对抗部队等新兵种,以及预备役部队相继成立;随着陆军集团军的组建,陆军中技术兵种比例首次超过步兵,人民军队迈出由摩托化向机械化的关键一步……
从人员素质的历史性飞跃,到编制构成的精干高效;从常规武器的长足发展,到国防尖端技术的重大突破,与共和国同步发展的人民军队,朝着精兵、合成、高效的方向迈出坚实步伐。
上世纪90年代,以冷战结束和海湾战争爆发为标志,国际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世界新军事变革蓬勃兴起,争夺高技术质量优势成为国际军事竞争的焦点。
放眼世界,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核心是一个‘精’字。精,既是对‘量’的要求,更是对‘质’的要求。”党中央、中央军委下决心解决影响和制约军队战斗力提高的体制性障碍,对体制编制进行深刻的调整改革。
1997年9月,在百万大裁军的基础上,军队裁减员额50万;6年之后的2003年9月,再次裁减员额20万。与此同时,我军领导指挥、管理体制和部队编成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等高技术军兵种不断加强。
党中央、中央军委作出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大战略决策,提出必须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走以机械化为基础、信息化为主导,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之路,实现我军现代化跨越式发展。
“科技大练兵,一切为打赢”。从总部机关到各军兵种,从基层部队到科研院所……全军掀起高技术战争战法研究热。科技强军,科技兴军,成为全军官兵共同追求的目标;学高科技,用高科技,练高科技,在全军蔚然成风。
中国特色精兵之路越走越宽,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稳步推进,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形势更加错综复杂,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不仅面临着传统安全威胁的挑战,而且面临着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的威胁……”陈舟说,“这一切,迫切要求人民军队拓展保障国家安全的领域和范围,不断赋予军队建设以新的时代内涵。”
2004年年末,胡锦涛同志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作出科学概括——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我军职能使命有了新的拓展,军队改革发展任务更加艰巨。党中央、中央军委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挥写人民军队又好又快发展的时代篇章——
以增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全面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相统一的原则,全面落实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五句话”总要求,推动军事、政治、后勤、装备等各个领域的工作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统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与军事斗争准备,统筹机械化建设与信息化建设,统筹诸军兵种作战力量建设,统筹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统筹主要战略方向建设与其他战略方向建设;
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把战斗力生成模式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进步上来;
推动军事理论创新、军事技术创新、军事组织体制创新和军事管理创新,逐步形成一整套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现代军队建设规律的科学的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和运作方式;
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2009年10月1日,庄严的天安门广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首都阅兵隆重举行。新型坦克整齐列阵,数字化火炮昂首挺立,巡航导弹、战略核导弹剑指苍穹,预警机、新型战机呼啸临空……气势恢宏的大阅兵,展示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跨越。
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行进在科学发展道路上的人民军队,正阔步走向新的辉煌。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