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钱流”怪象理还乱 下半年货币政策如何变

2011年07月07日 09:36 来源:中国经济网

  当前,“钱流”如同洪流,一方面,钱流造就市场投机力量,造就资产价格上涨,并成为通胀幕后推手;另一方面,持续货币紧缩造成实体经济某些领域闹起钱荒,中小企业面临资金困境。7月7日,中央电视台《财经论剑》第二季将播出第四集《钱流篇》,多位业界专家分析2011年中国钱流格局,并解读下半年货币政策趋势。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殷剑峰,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陈炳才,证券日报副总编辑董少鹏等,就当前的经济与金融大环境,到底是钱多还是钱少,治理“钱流”是疏还是堵等问题展开了探讨。

  简而言之,“钱流”就是覆盖在实体经济上面的货币和货币资金。截至到5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达76.34万亿元;而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9.80万亿元。也就是说,当前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几乎相当于2010年全年GDP总量的2倍。在众多学者看来,如此大的货币存量,在去年是催生了“蒜你狠”、“豆你玩”和“姜你军”,在今年,则推高了金银等贵金属的价格,促成了高端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天价成交。除此之外,就是推升了实体经济的通胀水平。但是另一方面,今年以来,为了收缩货币,抑制通胀,央行3次加息,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这样的政策作用下,银行普遍感觉资金紧张,股市遭遇低迷,大量中小企业闹起钱荒,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目前的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到底是钱多还是钱少呢?

  对于这个问题,专家们观点基本一致,都认为从全局来看,钱比较多,但局部分布不均。

  陈炳才坚定地认为“钱多”。他根据我国当前的经济规模分析说,第一,从M2跟GDP之比来看,大体上为1.4到1.6,就是投放1.4元-1.6元人民币可以创造一个单位的GDP。但是从2009年开始至今,这一比值差不多是1.8,这表示资金多了。第二,央行去年连续12次、今年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第三,现在确实存在资金分布严重不均衡的情况,实业不赚钱难有盈利。

  赵锡军认为,现在的钱流相对于以前几年来讲多了很多。金融危机之前,每年M2的增长差不多是15%左右,和经济的增长速度比较一致。但2009年直至今年第一季度,M2的增长速度是比较快的。从余额来讲,2008年和2010年的余额差非常大。另外一点,国家、企业、还有居民,从自己的资产规模和自己拥有的收入增长来讲,资产规模也在膨胀,也是增加了很多的。

  殷剑峰认为“钱既多也少”。他解释道,从数值来看,广义货币供应量十分大,但是这部分货币是作为储蓄的形式出现的,如果这部份储蓄都是定期储蓄的话,就不会发生流动,不能进入实体经济,也不会投入到金融市场。

  从这个角度来看,虽然货币绝对量很多,但是对于金融市场来说,钱还是很紧。而居民的存款量上升,就意味着更多的钱退出了流通环节。总体上是流动性过剩,但是局部来看,特别是中小企业、中小银行,流动性已经非常紧缺了。比方说在今年一季度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基准利率普遍上升了30%;银行间市场的回购利率也上升了。

  丁志杰同样认为钱的总量多,但是局部分配不均匀。今年5月份银行业资产总规模超过100万亿元,63万亿元信贷投向非金融实体。从这两个数据来看,丁志杰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实体经济上没有覆盖这么大量货币资金的。相对钱紧,是由于资金配置不均匀,这又与资金的逐利性有很大关系。

  与其他嘉宾的观点不同,董少鹏强调,“相对于需求来说,资金永远是短缺的”;“钱多是假象,钱少才是真”。他进一步指出,钱流是多是少其实是个结构性的问题。从全球来看,大企业钱多,小企业缺钱;从各行业来说,热门行业钱多,冷门行业、公共领域缺钱,特别是在中国,教育、养老、医疗这方面老百姓都非常缺钱;从区域来说,大的中心城市钱多,边远地区以及农村非常的缺钱。他说,“实际上就中国来讲,应该说是缺钱。”

  在宏观上看起来钱多的同时,局部分配不均十分突出:一方面是投机资本的活跃,另一方面是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那么,治理“钱流”,是疏是堵?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呢?

  对于这个问题, 殷剑峰认为,2010年以来的资金的流动总体上符合宏观调控的目标,目前来看,结构上出现了一些问题。目前央行应该将数量型工具转向价格型工具,应该更多地运用利率政策。赵锡军坚决认为当前需要疏导钱流,他认为目前的一些需求是有偏差的、扭曲的。

  陈炳才则认为,需要疏堵并用,在金融政策以外,更多地关注产业政策。赵锡军认为,要根据不同领域的需求,采取不同的调控措施,政策运用要多元化,不要仅仅局限于货币政策。

  董少鹏认为,解决好钱流的不平衡问题,应该多采用市场化的方式。应该放手让社会中介机构发挥作用,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中介机构,并发动起来。现在的融资依赖政府的倾向很重,一是偏重银行信贷,二是依赖财政或准财政。比如地方政府发债也是委托中央政府。这说明,企业化、市场化融资发育得还很不完善。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社会中介机构,把融资这部分工作转移到社会上去做。

  (责任编辑:马常艳)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