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08日 01:07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张云
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有20家上市公司发布以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公告,涉及资金上百亿元。《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查阅公告发现,这种理财方式在2010年之前并未大规模出现,当时上市公司更青睐证券投资。
虽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是基于低风险的资产增值考虑,但记者却发现有公司购买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稳健理财成为一纸空谈。
能否旱涝保收?
Wind数据显示,2007年至今发布的理财产品公告有90条,涉及公司41家。公告起始年份是2008年,也就是说2007年没有上市公司就购买理财产品发布过公告。涉及这一领域的公司在2008年只有4家,2009年有5家,2010年突然增加到18家,2011年上半年就达到了20家。
由此可见2010年之前,理财产品并不是上市公司闲置资金首选的去处。当时引起争议的是上市公司炒股问题,像雅戈尔(600177.SH)已完全变成投资公司,主业收益反而没有投资收益高。但炒股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2008年的熊市,就让热衷炒股的上市公司着实吃了一大亏。
吃一堑长一智,上市公司目前已然不太敢把闲置资金放到股市(产业投资除外)去。某创业板上市公司董秘解读资金密集奔向理财产品时表示:“理论上证监会与证券交易所是不太鼓励这种金融性投资行为的。但现在将资金放在银行,利息不能对抗通货膨胀,证券市场行情也不好,那么购买理财产品就相对比较安全。只要不碰高风险的领域,也不挪用募集资金,监管部门一般不会干涉。”
尽管上市公司都表明理财产品资金来源是闲置资金,但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司中,次新公司出手之“阔气”,还是令人联想到超募。
某投行总经理告诉记者,现实中使用超募资金理财有多项限制,而根据相关规定,在企业上市2~3个会计年度中,保荐机构对公司有持续监督责任,“这一段时期我们不会对公司有什么理财建议,而且暂时性补充流动资金的款项有6个月内必须偿还的规定。”
对于募集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监管部门在相关法规中已经基本“卡死”了新上市公司使用超募资金炒股的途径。那么,购买理财产品是否就成为剩下为数不多的财务投资途径之一?而购买理财产品又是否属于高风险投资?
以7月5日公布理财产品购买情况的漫步者(002351.SZ)为例,该公司动用1亿元购买兴业银行(601166.SH)广州分行2011年万利宝票据型理财产品,该产品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投资产品。换句话说,本金以及收益是浮动的,而2009年重创投资者的QDII产品大部分都是这一类产品。
同时,一位注册会计师告诉记者,在会计处理上,两者几乎是一致的,“到期确定投资收益,未到期调整公允价值”,即两者都将影响业绩。
给关联银行捧场?
和上市公司炒股一样,中介机构在这股浪潮中扮演的角色也值得玩味。
从数据上看,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风潮,正好与零售银行的发展正相关。2007年理财产品的发售量为3040份,2008年变成6628份,2009年7863份,2010年11829份,2011年上半年11829份。由于银行理财产品的同质化,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一定程度上已经变成帮银行完成发行任务。
6月23日,兆驰股份(002429.SZ)发布的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公告显示,在其已购买的10份理财产品中,1份来自中国银行,1份来自兴业银行,8份来自中国建设银行,其中4份来自建行南昌分行。
而兆驰股份在同日发布的另一份公告则显示其调整了募集资金专户,将中国银行深圳上步支行的账户销户,募集资金转入中国建设银行南昌火车站支行,可见该公司对自己的第三方监管银行相当“捧场”。
银行是否在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中占据主导地位?上述董秘与投行人士都向记者表示,“可能性相当大”。但上述董秘表示,银行一般不会向刚上市的公司推销理财产品,“因为刚上市闲置资金(部分来自超募)到位比较困难,而监管也比较严。等上市差不多一年左右之后,银行推介阻力小了,动作才会明显起来。”
尴尬的不仅仅是银行。闲置资金高达3亿元、理财毫不含糊的漫步者,业绩却在下降。Wind数据显示,该公司2010年净利润9679万元,同比下降近11%。今年一季度业绩仅略增3%,上半年净利润预计同比增幅在-20%至20%间浮动。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