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11日 09:05 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
文 本刊记者 王赵宾
中国风电业正在经受考验,6大风电领军企业带队人所言和他们的经历的,某种程度体现了国内风电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中国风电产业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风场事故频发、风电并网难、弃风现象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开始集中爆发,风电行业增长空间日益萎缩。政策转向成为必然,行业拐点已经到来。
此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魏昭峰在公开场合表示,风力发电未来将会达到与水力发电相同的地位,成为中国的支柱能源。然而短短两个月之后,政策迅速转向,出乎市场预料。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版)》,首次将新能源作为单独门类,列入指导目录的鼓励类,但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其中风电是唯一被涉及的新能源产业。
同时,中国将停止风电采购补贴的消息接踵而来,风电产业真有些“祸不单行”的意味。
实际上,在经历了并网难,被迫弃风之后,今年的风电机组脱网事故再次将风电产业推向了风口浪尖。以“2 24”甘肃酒泉风电机组大规模脱网为代表的几起脱网事故,直接导致598台风电机组脱网。这起事故堪称“我国风力发电发生的对电网影响最大的一起事故”,凸显了风电场建设、运营中的诸多问题。
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同样难逃干系。以至于龙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谢长军不得不发飙。他在抱怨华锐风电质量问题的同时,也表达了他的无奈。“我上次跟老韩说了,没办法,我只能买你的,因为海上有些机型别人没有,如果别人有,我就不买你的了。”此话一出,台下居然响起了掌声与笑声,不少外国的风电设备制造商和技术人员笑得更欢。
恰恰是在这种行业风云变化的情况下,我国渐次形成了如此的风电空间格局:北方区域和沿海区域是风电场建设的集中区,环渤海区域是国内外知名风电装备制造企业的聚集地,长三角和珠三角也培育了一批风电装备制造企业。
华锐风电董事长
韩俊良
2010年的北京国际风能论坛上,韩俊良放出豪言:如果不在美洲和欧洲成功,华锐也称不上是一个全球性企业,这是华锐风电(601558.SH)的战略目标。关于战略目标问题,华锐未来的国际化份额不但要达到30%,还要向50%的目标迈进。如此大的野心,似乎也符合外界对其的评价:胆大、敢冒险。
韩俊良,江苏盐城人,出生于1964年10月,毕业于太原科技大学,在国有企业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工作多年,曾任大连重工机电设备成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大连重工起重设计院院长。在此期间,技术出身的韩俊良已经展现出开拓市场和企业管理方面的才能。
2004年,中国风电从持续多年的缓步前行转入高速发展,但国内风电机组80%以上由外资企业制造。身在体制内的韩俊良看到了风电制造业的机会,并萌生了采用新体制创办一家市场化风机企业的想法。某种程度上,也因大连成套一时拿不出充裕资金独立发展风机业务,他需要在社会寻找资金。
与金风科技(02208.HK、002202.SZ)不同的是,韩俊良勾勒的华锐风电路径是,借助大连重工拥有的制造业优势,从国外引进风机技术,从市场上寻找资金,整合各种资源以较高起点进入风电整机制造业。 而今年华锐风电借力资本市场,掀起中国股票市场的“最牛股”,也曾搅动了风电以及资本市场。毫无疑问,他和他的华锐风电只是中国风电草莽时代最好的缩影。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武钢
作为最早一批风电从业者,武钢将风电看成是一个长跑项目。
他这样比喻公司的成长:“一切都是自然法则,就像植物的生长,从撒下种子到浇水施肥,让它受到阳光雨露的滋养,到最后成材,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完成。”
教师出身的武钢,其父母也都是老师,他大学毕业后也做了几年老师,后来又到人迹罕至的风电场工作,在形成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他都处于一个相对单纯的环境中,这造就了武钢单纯、稳健的风格。这种风格同样融入到了金风科技的血液。或许,正是这种风格,使其侧重质量和技术,但在速度上稍逊一筹。
从目前中国风电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在未来的竞争中谁占领了技术的制高点谁就可以得天下,未来风电市场的竞争将是技术和质量的竞争。其次,虽然市场出现过短暂的混乱,包括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低价竞争,但是投资商们注重机组质量和可靠性的意识越来越强。在突破市场重围,继续保持业绩稳定快速增长的同时,金风科技已成功由单一的风电设备制造商,转向风电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龙源电力集团总经理
谢长军
“我建议风机制造厂,在考虑海上风电的同时,把陆地风电的问题赶紧解决好。现在问题太多了,尤其是华锐。”
在6月15日召开的2011年上海国际海上风电及风电产业链大会上,谢长军向中国最大的风电制造企业华锐风电给出了“友好善意的提示”。显然是吸取了陆上风电发展的教训,他不得不提醒他的同行们,在发展海上的时候要慎重再慎重,不能“大跃进”。
谢长军,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长期从事火电热能动力工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 2001年担任龙源电力(00916.HK)公司总经理以来,提出了在我国加快开发建设大型风电基地的战略构想。
在他看来,海上风电是今后风电发展的趋势所在,龙源电力在努力保持陆地风电领先地位的同时,把海上风电开发放在新的战略高度加以重视,积极实施海陆并举战略,希望以此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
“通过建设如东潮间带试验风电场,我们深刻体会到,海上风电建设绝不是简单的陆上风电的延伸,也不是海洋工程的简单嫁接,海上风电设计、施工、工程管理及运行维护与陆上风电及海洋工程有本质的差别。”面对海上风电与陆上风电的施工、运行、管理差异,以及国内风机制造企业的质量问题,谢长军调侃地说道:“龙源做陆上风电还是很生龙活虎的,做海上现在有点晕船。”
明阳风电产业集团董事长
张传卫
从张传卫的对手中不难发现:华锐风电背靠大连重工,金风科技依附于三峡集团,联合动力隶属国电集团。风电产业的下游风电开发运营商皆为清一色的央企。
即便如此,张传卫依旧展示着他能折腾的个性。退伍之后,张传卫做过国企干部;1993年,辞职下海,凑了一万两千多元,办起了明阳电器,生产输配电设备;2006年,面对隐藏在政策规定和现实差距中的产业机遇,张当即决定创办明阳风电(MY:NYSE),四年后上市。
张无疑还是个资本运作的高手。在2006年到2009年期间,张传卫先后与一百多家投资机构接触过,包括高盛、美林、淡马锡等国际知名投行。明阳风电“完全是没有钱、没有地,也没有人的故事”,但投行们听了张传卫的讲述后,都显现得比较信服,既有的技术资源、想象力空间绝大的市场,这两点就足以让投资方心跳不已。
2010年10月1日,明阳风电在纽交所上市。此前的63个小时,掌门人张传卫却一直睡不好,每天都起个大早,在曼哈顿中央公园晨跑。明阳风电成功在纽交所上市,成为首家在纽交所IPO成功的中国风机制造企业。短短4年时间,张传卫成功地把明阳风电“鼓捣”成了产值过百亿、资产近百亿、投资能力过百亿的风电行业巨无霸。
上海电气集团董事长
徐建国
上海电气(601727.SH)董事长徐建国并不避讳目前面临的市场压力:“与华锐风电等相比,上海电气差距不小,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才能迎头赶上。”
徐建国生于1951年,与大他六七岁的鲁冠球、任正非基本同属一个时代,对于经历了诸多风雨波折却依然风头正劲的他们来说,“事情要想清楚了再做”或许是其共同的秘诀之一。当然,这有可能错失某些机遇,比如,上海电气在陆上风电的角逐中未能抢占较多份额;但同时也规避了新兴产业的不成熟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作为后来者,上海电气也将通过二次创新,完成从引进技术到联合设计,再到自主开发的衍变。
追风行动,还需另辟战场。上海电气选择后者。目前我国95%以上的风机装机是陆上风电,海上风电仅是个零头。未来几年中,海上风电的市场占比有望达到30%,上海身为全国海上风电工程示范地,上海电气毫无疑问会近水楼台先得月。发展海上风电显然是个赶超的机会。
三一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吴佳梁
作为国内风电制造领域少有的“技术型”总经理,吴佳梁认为,在此前的数年间,国内无论是国企、民企还是地方政府都纷纷依靠买来的图纸、进口关键部件,拼凑起来上马项目。但是,用图纸照猫画虎与真正用自己的技术相距甚远,这种看似风光无限的项目,却缺少真正的技术,后期服务也难以维系。
风电是一场比拼技术与整体实力的持久战。三一电气利用自主研发带来的后发优势,跳过3兆瓦到5兆瓦之间的中间产品,直接抵达6兆瓦和10兆瓦超大型风机——这是三一电气正在启动的大胆计划。他们还有一个在业内看来更“狂妄”的计划——2013年,三一电气计划要实现300亿的销售额,从而进入中国风机制造商的“第一方阵”。
作为后来者,三一电气的策略是首先应该考虑生存下来,再图做大。2010年8月,它绕开与华锐、金风、东汽等国内一线风机厂商的厮杀,选择在被他们忽略的南方省份低风速地区另辟蹊径,也小有斩获。不过,从2010年下半年起,国内兆瓦级风电机组投标价大幅下挫,导致数十家中小型风机制造商变得难以为继。在风电行业利润日薄、厂商面临洗牌之际,三一电气这个雄心勃勃的目标能否成为现实,尚未可知。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