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12日 00:0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王占武 本报记者 张文学
吉林省前郭县长龙乡49岁的农民产粮大户董万昌,从3月早春后,一直沉浸在从未有过的喜悦和轻松中:通过建设银行松原市江南支行,以“国家粮食直补资金担保”,几天的功夫,他从银行就顺利获得55万元涉农项目贷款,期限为5年,实现了10几年前想把承包的150多公顷“旱田”改为“水田”的梦想,水田的收入至少是旱田的3倍。
这是一次什么样的创新和“吉林智慧”能有这样大的效用,吉林省及国家有关方面认为,“以国家粮食直补资金担保”这一吉林首创的农村信贷创新模式,能够改善或基本解决我国农村和农民农业生产中的融资难?记者在吉林省农村对这一“吉林智慧”进行了调查采访。
“一招”解决涉农融资难
前郭县长龙乡的气候“十年九旱”,旱田是靠天吃饭,虽然董万昌是种田大户,但均算下来收入无几。改成水田至少需要上百万元的改造费,他的家当除了房屋和农机具,就是承包来的151公顷的土地,这些“农资”按目前银行的要求,仍然无法质押变现;王府站镇三岔沟乡农民何树友仅有8亩土地,国家粮食直补资金每年约1200元,养鸡、养牛这样的副业投入几乎占用了全部收入,每年的农耕时节,何树友都要靠请亲戚、求朋友解决资金难题。2010年,他通过“直补贷款”,从银行拿到7000元低息贷款。“如果不是国家粮食直补资金担保政策,想从银行拿到这样的‘巨额’贷款,就是天方夜谭。”日前,记者就此在吉林省农村采访时,包括像董万昌这样受益于“直补贷款”的农户们认为,吉林省“直补担保贷款”政策,完全让农民从此告别“农贷难”,吉林省委、省政府非常智慧地破解了这一中国三农问题中的一道难题。
“以国家粮食直补资金担保”这一吉林首创农村信贷新模式的“吉林智慧”,2011年将再次为破解“农贷难”提供清晰、可靠思路。吉林省仅此“一招”,即获增各大金融机构提供的每年近700亿元巨额惠农信贷,农民进行各种农业生产的资金,从此彻底得到保障。专家认为,如果在全国推广,“吉林智慧”将为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农民新增至少1万亿元的农业信贷资金支持,会极大缓解目前我国“涉农信贷难”。
直补贷款使农民直接受益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服务的成本大、收益小,导致金融机构随着市场化加剧,纷纷偏离农村市场。涉农资金短缺、贷款难、成本高,成为困扰、制约全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的“巨石”。由此带来的“绊后腿”式影响,对全国粮食主产区的吉林省尤为明显,涉农生产融资难,成为吉林省乃至全国亟需破解的难题。
2010年3月,吉林财经大学讲师安明友在一篇《吉林省财政支持农村金融创新政策体系研究》中提出,以国家粮食直补资金担保向农民贷款这一被农民、政府财政部门、金融机构称为“很智慧”的思路,引起吉林省科技厅、财政厅等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
吉林省迅速破格将这一“很智慧”的思路立项,随即进入调研状态。3个月后,吉林省委书记孙政才、省长王儒林、副省长王守臣等省领导,一致肯定这一思路,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同样迅速地肯定并批准吉林省实施粮食直补担保贷款这一“吉林智慧”的政策先行试点。
“实施一年来,从目前效果看,这一思路,基本解决了农村农民农业生产中的融资难问题。”课题组主持人安明友、建设银行吉林省松原江南支行副行长王海峰、吉林德大农场前郭县三分场主任崔颜斌等人士认为,通过“吉林智慧”,贷款农民只需持国家粮食直补存折、本人身份证,到所在地财政部门确认直补资格,即可随时到相关银行申请贷款,银行查验贷款人身份证、直补资格后即发放贷款,农民、财政部门、银行,全过程只需一个简易的“三方会谈”,手续简单、简便。农民贷款期限最长可达10年,相比于其它涉农贷款,5年期年利率水平每万元将为农民节省近400元贷款利息,农民按期还款,当年的直补资金照得,后期不能还款由财政部门扣缴直补用于贷款的还本付息。
据记者从吉林全省9个地市州农村广泛了解,农民一致拍手叫好吉林省委、省政府这一“惠农、便农、强农”好政策,农民种粮积极性,尤其是种粮大户包括部分涉农开发企业,从事农业开发生产的热情因此高涨。
银行为抢农贷市场“暗斗”
按吉林省2011年直补资金68.9亿元计算,吉林省农民将由此获得当地金融机构689亿元的信贷额度支持。安明友向记者表示,如果按2010年全国发放直补资金986亿元“吉林智慧”标准计算,可以为粮食主产区农民提供近10000亿元的信贷额度,这将为全国粮食增产和农民进一步增收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
鉴于我国对粮食生产政策一贯的稳定性,“吉林智慧”已经完全激发起各大金融机构的参与热情。目前参与“吉林智慧”的金融机构包括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邮政银行、吉林省农村信用联社等当地各大金融机构。“先期进入的银行已经尝到‘吉林智慧’的甜头。”建行吉林省分行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目前已经有多家银行向‘吉林智慧’靠拢。农民、政府、银行、社会从这个‘大智慧’中全部找到契合点,现在已经实现多方共赢。”吉林省政府一名官员这样向记者表示,从事金融管理工作十几年来,他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些“银行大佬们”主动请求将信贷规模向农村倾斜,以前都是农民政府求这些“大佬们照顾”。尤其是商业银行,对“吉林智慧”项目,表现出少有的极大参与热情。“部分银行已经紧急做了进军吉林省农贷市场准备,甚至放话要不惜血本也要抢占‘吉林智慧’这一创新的农贷市场。”安明友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