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次新基金缩水最高95%

2011年07月12日 03:31 来源:现代快报

  上半年过山车般的行情让私募基金狼狈不堪的同时,公募基金同样遭受重创,尤其是今年刚成立的次新基金,在大盘下跌中尤其弱不禁风。据好买基金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今年以来新成立的基金在6月30日的份额绝大部分都比募集时少,份额降低50%的占三分之一左右,有些甚至出现了90%以上的缩水。

  次新基金大幅缩水

  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截至6月30日,上半年成立的次新基金中,份额变化最大的当属国联安货币A,共募集了14.19亿的资金,但到6月30日份额只剩下0.6亿,份额降低了95.79%。此外,包括浦银安盛货币A、信诚货币A、长信标普100等权重、海富通大中华精选、华泰柏瑞上证中小盘ETF等在内的7只次新基金今年上半年规模瘦身超过了80%。在所有今年以来成立的次新基金中,除了博时卓越品牌规模由5亿增长到了7.76亿,泰信周期回报、工银瑞信四季收益、农银汇理沪深300、国投瑞银双债增利A、工银瑞信消费服务、银信用添利规模没有变化外,其他次新基金规模均有缩水,三分之一左右的次新基金缩水比例高达50%以上。份额的大幅下降直接造就了一批袖珍基金,有4只基金规模已小于1亿份,27只基金规模在1亿至5亿份之间。

  “次新基金规模大幅缩水有三个原因。”好买基金研究员陆慧天介绍,一是因为新基金募集时有不少资金属于友情赞助,一旦封闭期结束就会赎回。“其次,今年以来大部分基金的业绩都不好,即使货币型有正收益,也比银行理财产品少,基金的份额被其他产品大大分流。第三个原因是目前基金产品同质化严重,赎回次新基金转买新基金的投资者不在少数。”

  次新基金规模的急剧下降给基金公司的盈利产生了严重的压力。据陆慧天介绍,由于目前基金的申购费、销售服务费等都需要支付给渠道,因此管理费的实际收取在1%或以下,以一个1亿规模的基金来算,一年最多也只能为基金公司提供100万的收入,这些收入可能还不足以支付基金经理的薪酬,如果算上其他的营运成本基本上是无利可图的。

  袖珍基金清盘可能性小

  私募基金中,当产品份额下降严重时,清盘成了不少公司的无奈之选。但从政策看,尽管份额下降程度远比私募严重,上述公募中的袖珍基金则无此虞。因为根据《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开放式基金连续二十个工作日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才有可能被清盘。而基金公司在招募说明及合同书中一般都会规定,在基金存续期间内,基金持有人数量连续60个工作日达不到100人,或连续6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基金管理人宣布该基金终止。

  “从目前情况看,主要是连续6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这一条款拯救了上述袖珍基金。”陆慧天介绍,基金公司或者股东方完全可以动用自有资金在60日内的某一天购买该袖珍基金从而达到5000万以上,另一方面在60日内也可能由于其他投资者购买或者净值增长的原因而超过5000万,所以基金公司在招募说明及合同中的上述苛刻规定为次新基金撑起了保护伞。“

  以截至6月30日的数据看,今年成立的次新基金中资产净值最低的也有5123万,低于6000万的只有3只,所以即使规模大幅瘦身后,不少次新基金仍是安全的。”除上述规定外,业内人士透露,由于目前公募基金还没有发生过清盘,“一旦有基金清盘,必将成为行业内的轰动事件,并且对该公司的声誉造成极大影响,可能会致使旗下其他基金也遭遇赎回而清盘,所以基金公司都会极尽全力避免自己成为第一家有产品遭清盘的公司。”

  快报记者 刘芳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滚动新闻其他文章

现代快报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