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城市交通两轮驱动如何破题 公共自行车遇经营困境

2011年07月12日 22:42 来源: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记者 孙秀红 青州报道

   6日的一场雷阵雨让青州的8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断电。根据网上管理系统的提示,7日,青州凯程公共自行车租赁管理服务公司总经理牛在坤开着车,带领着维修人员跑了一整天,才把6个网点的电源接通。

   “盛夏雷雨多,网点断电市民就没法借车、还车了,必须及时修好。”8日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牛在坤坦言,公共自行车租赁面临着网点科学布局、车辆管理与维护、服务及时到位、市场盘活等一系列烦琐的问题,这种公益性的尝试需要探索经营之道,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走向市场,才能持续运转下去。

   同一天,北京市朝阳区交通委有关人士表示,正在政府主导下制定“朝阳区公共自行车试点项目实施方案”,拟在4个CBD区域试点租车前半小时免费,力推公共自行车交通。而北京亦庄则开始探索通过公共租赁自行车上的广告牌、车身广告、车筐广告等创收,解决此前公共自行车租赁公司亏损严重的状况。

   而山东最早推广公共自行车的烟台市,运营亏损严重几乎要停摆之即,开始在媒体的关注下,呼吁通过政策支持,让公共自行车能继续“蹬”下去。

   “今年我们已接待省内外多个城市的考察团,如济南、潍坊、日照、唐山等。”牛在坤告诉导报记者。虽然目前公共自行车运营尚未探索出可以盈利的模式,不少城市都在靠财政补贴维持,但除了全国已建或正在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的29个大中小城市,其他城市也在酝酿推出这项服务。

  一小时内免费

   8日下午两点半,青州的气温达到35摄氏度。在公共自行车租赁市政府站,管理员杨福蕊在不大的管理亭里忙碌着。她旁边的自行车棚里,是一排带着特别标志的公共自行车。

   “从去年11月到现在,借车的人越来越多了,最多的时候每天近200人,包括市政府的公务员。”她告诉导报记者,她同时管理着3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这3个点分别在市政府、大型商场和超市附近,借车的人较多。

   据了解,青州市民凭身份证,在交200元押金和100元消费充值后就可办理个人卡。凭个人卡可在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借、还自行车,借自行车1小时内免费,超过1小时后每小时收费1元。而外地游客卡按10元/天收费,时间不限。

   据牛在坤介绍,现在青州市已投放1200辆公共自行车,建成60个租赁点并启用50个。这50个网点,分布在青州市内交通要道、商场、医院、学校、政府、景点附近,距离市区较远的云门山、驼山也有网点。按照计划,今年青州市将完成200个网点的筹建,投放自行车数量达到3000辆,到明年年底,上述数字则变为400辆和1万辆。

  维护管理难题

   坐在青州凯程公共自行车租赁管理服务公司的办公室里,牛在坤打开电脑,指着实时车库监控系统告诉导报记者,每辆公共自行车都装有芯片,因此每个车桩上有无车辆、车辆是否正常、有无故障,一目了然。如果哪辆自行车出了故障,可以立刻派人到网点维修。

   导报记者发现,根据监控系统提示,有几辆自行车出了故障。

   “有损坏是正常的,维护管理是网点建成投入使用后一道做不完的难题。”牛在坤说。

   同时,有的租车者不及时归还,妨碍了自行车租借循环。

   另外,管理服务也颇为棘手。目前青州市的公共自行车管理员,每人管理着3个租赁点,即使距离较近,也不可能保证为顾客提供及时到位的服务。

   牛在坤的担忧不无道理。据媒体报道,由于没有资金收入,烟台市公共自行车管理方从今年开始缩减各项开支,停发了管理员的工资,50名管理员因此退出。同时,管理方把近2000辆公共自行车撤回仓库,以减少调度费用。目前,“在岗”公共自行车已由最多时的3000辆,缩减到不足千辆。

  有市场才有生命力

   运营了半年多的青州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虽然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出现北京、烟台等地亏损严重、难以为继的尴尬,但牛在坤坦言,政府主导不是长久之计,公共自行车租赁有没有生命力,关键看其能否走向市场化。

   据介绍,去年9月底成立的青州凯程公共自行车租赁管理服务公司是青州凯程公交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按照政府主导、公交公司操作的原则,目前青州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仅设备采购、设施建设已投入1000多万元。“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公交公司和爱心人士捐助。”牛在坤说,其中,财政支持占大头。按照青州市政府的计划,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是今年该市为民承诺的12件实事之一。

   “不过,青州虽是全国百强县,财力却不像杭州那么雄厚,无法照搬杭州模式。”牛在坤对此非常清醒,虽然目前青州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运转正常,但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后期的管理、维护等服务将面临严峻考验,同时,租赁点的科学布局、自行车的完好率、服务水平等直接影响着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的生存还是灭亡。

   因为有政策支持,牛在坤打算先在广告经营上做文章,“车棚、车身、车筐上都可以做广告,我们计划向广告公司招标,估计广告费足以支撑租车业务。”他告诉导报记者,现在公共自行车租赁在青州已达到平均每天500-700人次,随着网点密度的加大和自行车投放数量的增多,遍布市区的车棚和流动的自行车将成为很好的广告载体。

   “不能等出问题了再考虑投资、经营,北京、烟台等地的前车之鉴,促使我们一开始就走向市场化,在政府主导和政策支持下,依靠市场化经营维持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的生命力。”牛在坤表示,如果考虑公共自行车的公益性,可以收支两条线运作。他期望,在这个不大的县级市能尽快摸索出一种可以持续生存的经营模式。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