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浒苔产业化尴尬前行 山东沿海打响“歼灭战”

2011年07月10日 22:29 来源: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记者 贾瑞涛 青岛报道

   持续的南风刮来浓浓的雾霭,同样也裹挟着层层浒苔不断冲击青岛的黄金海岸。

   从八大峡到栈桥浴场,从太平角到崂山头……近一周以来,浒苔大面积“登陆”青岛,给沿海养殖和旅游业带来不利影响。不止青岛,山东日照至胶南南部近海海域亦受到浒苔侵袭。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于6日21时紧急启动绿潮二级应急响应,并于9日启动针对青岛区域的海洋大型藻类灾害Ⅲ级预警(黄色),沿海多地打响浒苔“歼灭战”。

   浒苔再次来袭,也让人们重新思考如何将其“变废为宝”。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青岛曾有几家企业涉足浒苔产业化利用,将浒苔制作成了面条以及饲料、肥料,甚至有研究机构以浒苔为原料,制造出了附加值更高的“生物油”和化工产品。

   那么,浒苔的产业化之路目前是否顺畅呢?

  浒苔来袭

   9日中午,青岛栈桥浴场,浓雾笼罩,能见度不足百米。走近沙滩,导报记者看到,一排排浪花拍打着海岸,靠近沙滩的水面上飘着一层厚厚的浒苔。沙滩上,游人穿梭于一堆堆浒苔之间嬉戏。在离海岸稍远的地方,则堆积着用编织袋装好的浒苔。

   “来了一个星期左右了,现在每天十几个小时都在清理浒苔。”正在岸边用耙子打捞浒苔的一位浴场工作人员告诉导报记者,他们每天早上6点多就开始打捞,一直干到下午6点多,以保证游人能够正常下海游泳。同时,不少游人也志愿加入到打捞的行列中。

   据栈桥浴场场长韩培金介绍,浒苔从2007年开始“登陆”青岛,2008年和2010年尤为严重,今年相比还好一些。即使这样,他们打捞的速度还是赶不上浒苔堆积的速度。在浴场沙滩的西边,由于人手不够,沙滩上已经铺满了厚厚一层浒苔。

   韩培金对导报记者表示,由于受浓雾和气温的影响,近来下海游泳的游客少了许多,为此他们专门把浴场的救护员、保洁员以及更衣室工作人员共计60名抽调出来,全力打捞浒苔。在浴场西边,一辆推土机正停在路边等待送浒苔的卡车回来。

   “下午5点多就要涨潮了,因此我们必须趁现在先把浒苔捞上来,否则一涨潮又被冲下去了。”韩培金说,他们打捞的浒苔由两辆卡车运送到西边的八大峡广场,再运送到胶州,至于做什么用,他也不是很清楚。

  项目昙花一现

   “没有没有,浒苔面条现在不做了,我们忙活不过来,已经没有了。”8日,导报记者以客户身份电话询问青岛友清海产有限公司经理李楠关于其公司浒苔面条的情况,他有些不耐烦地给予了上述答复。

   2008年,友清海产看中了浒苔的市场潜力,研制生产出浒苔面条,还在生产设备、技术和产品外观方面申请了专利。但由于浒苔面条与别的面条不同,是湿的,必须冷藏保持,室温20摄氏度左右保质期不超过两周,所以对企业和超市都形成了挑战。而且,浒苔的原料供应也是个问题。于是,在生产了第一批约3000箱之后,友清海产感觉并不赚钱,就及时知难而退,停产浒苔面条。据友清海产的内部人士介绍,吃过浒苔面条的人反映还不错。

   导报记者随后又联系到另外一家曾经涉足浒苔产业化的青岛科奈尔饲料有限公司,其负责外贸业务的一位孙姓负责人表示,2008年恰逢奥运会,他们主要是响应政府号召,尽快将浒苔处理掉。那一年他们把浒苔磨成粉,卖给韩国和国内的一些客户,用来养殖海参等。“我们也没有什么技术,就是将它的一些营养成分保留着,利润很低,也就是保个加工费。”

   “第二年,海大那边以几千万元人民币的高价买断了这个产品,他们好像要研究。”上述负责人表示,前些日子有客户想要浒苔饲料,但他与海大那边联系的时候感觉对方并不愿谈及此事,他所说的“海大”是中国海洋大学生物工程开发有限公司(下称“海大生物”)。

  导报记者同时了解到,去年6月23日,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张士成、教授陈建民花费一年多时间,完成了将浒苔转化成“生物油”的实验,并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当时最新出版的美国《能源与燃料(Energy & Fuels)》杂志上。

   随后,青岛市科技局得知这一消息,便邀请他们前来青岛考察,并与有关单位进行了接触,其中亦有海大生物的身影。

  “隐秘”的海大生物

   9日下午4时左右,导报记者来到位于青岛香港东路中国海洋大学校园内的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你来对了,青岛仅此一家。”门口的保安人员得知导报记者来采访浒苔事宜时如此说。

   在5楼办公室的走廊上,导报记者注意到,海大生物宣传栏中的公司简介表明,海大生物主要从事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以及工程化利用和相应产品销售;2008年,公司“浒苔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被列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子项目;目前,公司成立了青岛绿浒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4个子公司,在胶州经济开发区建立了15万平方米的生产基地,具备15万吨海藻肥、5万吨浒苔饲料生产能力,是亚洲目前最大的专业化海藻肥、浒苔饲料生产基地。

   在简介对面的墙上,还挂有专门的浒苔项目的图文说明。有2010年八大峡、金沙滩清理浒苔场景,还有公司胶州基地的浒苔生产线情况。文字显示,“2010年6月29日,8条浒苔处理生产线可日吞800吨。”

   导报记者到达时,海大生物常务副总梁文波正在开会。经过近两个小时的等待,梁文波终于露了面。

   “你就不要报道这个事了,原来很多媒体报道后,别人以为我们有多好似的。”对于公司浒苔处理能力和产品的询问,梁文波始终含糊其辞,不愿正面回答。据悉,海大生物2009年夏天共处理了9000多吨浒苔,烘干处理后制成近300吨干浒苔粉,但一直堆放在仓库里。

   “植树节上,我看到还用了你们的浒苔‘黑啤酒’?”导报记者问。“那只是试验品。”梁文波回答。

   对于公司去年是否与上述复旦大学的教授两位联系过,梁文波表示,当时自己可能不在公司,对此并不知情。

  需要项目支撑

   导报记者8日电话联系到张士成。他表示,去年确实受青岛市科技局邀请去考察浒苔情况,科技局还联系了海洋大学一家附属公司,但后来没有再联系。

   “关键是真正愿意投钱去做。总考虑风险只会举棋不定。因为还有其他技术有人愿意合作,我们就忙其他的了。”据张士成介绍,其研究发现,浒苔中含有大量纤维成分和葡萄糖类,经过降解可以生产脂肪酸、酚类、酯类、酮类等化合物,而这正是“生物油”的重要成分。

   经过测定,该“生物油”热值可达28-30MJ/kg,高于一般酒精,不仅可以作为低级燃料直接燃烧,还可进一步精制得到不同级别的生物质液体燃料或涤纶、塑料等化工产品,具有较高的产业化推广价值。同时,其产生的副产品也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据张士成介绍,如果要投入工业化生产的话,需要两三千万元的投资,半年左右可以建成投入使用。由实验室数据来看,投入使用后每天可消耗1000吨浒苔,生产出200吨左右的生物油。同时,该技术不仅适用于浒苔,多种藻类均可提取“生物油”。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企业不需要承担风险,其中要受很多因素影响,最后的投资收益如何,也需要进一步论证。

   “这不是有技术就能推出去的,企业是一方面,政府从各方面支持的因素可能更多一些。”张士成说,他们希望有进一步的合作,但这需要有项目来支撑。

   而眼下,大片的浒苔依然在沿海肆虐,浒苔产业化之路显然仍需艰难跋涉。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