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补救尽力 高铁才能赢得宽容

2011年07月14日 02:49 来源:新京报

   ■ 观察家

   对刚刚运行的京沪高铁来说,完全不出问题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出问题之后,能否通过周全的补救措施“化险为夷”。

   四天之内,京沪高铁第三次出现故障。昨日上午10时许,由上海虹桥开往北京南站的G114次列车突发故障,在镇江南站附近非正常停靠一个半小时后,换备车前行。

   对于总长度1318公里、又是新投入运营的京沪高铁来说,完全不出问题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出问题之后,能否通过周全的补救措施“化险为夷”。最近几天,公众高度关注京沪高铁的“风吹草动”,一方面是“评估”新开通的京沪高铁的安全性,另一方面也是在看“铁老大”的应急服务是否也有相应“提速”。

   昨天这次事故,铁道部门的应对还算迅速,启用预备车辆及时换车,没有影响到京沪高铁其他列车的正常运行。这是值得肯定的补救措施,但此前乘客们还指出了一些不足,比如,事故之后列车没有应急电源照明通风,封闭闷热的车厢甚至导致乘客晕倒;晚点赔偿问题,迟迟没有明确说法。这些更为实质性的问题,需要铁道部门尽快拿出补救方案。

   有意思的是,上海铁路局宣传部副部长陈万钧昨日发表了一篇文章———《对京沪高铁多点宽容少点质疑》。文章说“高铁发生这样那样的故障或者事故,我们就立即提出质疑,甚至大肆炒作以吸引眼球,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也有损国家利益。”这种说法实在有些牵强。

   公众关心高铁安全,维护自身权益,既不是否定高铁的建设成就,也和“有损国家利益”完全没有关系;反而,通过正常的批评促使高铁纠正不足,使得高铁物尽其用,恰恰是保护了国家利益。

   高铁出了故障,公众没有得到及时合理的解释,列车上的乘客权益没有得到充分尊重,这些都是事实。公众就这些问题提出质疑,本也在情理之中。只要铁道部门及时采取措施,拿出解决事故和满足公众诉求的方案,“质疑”自然可以化解。如果还讳疾忌医,对事故原因遮遮掩掩,对乘客要求能拖就拖,那才会“有损国家利益”。

   该文章还列举了日本新干线近年来的很多故障,来证明高铁出故障很正常。但是,我们不仅要看到日本新干线的事故,还要看到他们的补救措施。《经济日报》曾报道,在日本铁路事故发生后,会由独立的铁道事故调查委员会调查,铁路公司职员只能协助提供相关数据,不介入评估。评估报告对全社会公开,在网上都可以下载。在JR东日本旅客铁路公司的网站主页上,公众可以看到,每一次事故应对措施以及落实情况,报告细微到事故现场的技术图纸。此外,在赔偿的问题上,日本新干线规定,一旦误点,全额退票,且支付旅客退票费。

   相比之下,7月12日那次事故,导致数十辆列车晚点,但在铁道部的网站上,事故说明不足百字,道歉只有一句话。至于赔偿问题,“现在还在研究,不能给出准确答复”。这样的补救措施,叫公众如何“宽容”呢?如果国内高铁的补救措施,也能做到日本新干线那种程度,媒体和乘客自然会习以为常,“不质疑、不炒作”了。

   □敬一山(媒体人)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