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解读宗庆后慈善观:企业家做慈善应该更多承担社会责任

2011年07月15日 12:39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7月15日讯(记者李方)“我始终认为,企业家做慈善,应该更多承担社会责任。我们现在掌握的财富最终都是全社会的。慈善事业是我们回报社会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先富帮后富’的社会责任,更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荣获“第六届中华慈善奖”的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如是说,在会上,宗庆后还向与会者分享了他这些年来的慈善观。

  “先富帮后富”

  白手起家的宗庆后,有着一段传奇的创业历程。初中毕业后,先后到浙江舟山马目农场、浙江绍兴茶场支农15年。文革结束后回到杭州,做过工人、干过供销员。1987年,宗庆后带着3名员工,背着14万元借款,靠穿街走巷卖棒冰、为学校提供笔记簿开始了最初的原始积累。次年与浙江医科大学合作开发出了第一件产品——娃哈哈儿童营养液,1989年,年过“不惑”的宗庆后创建了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1996年,娃哈哈凭借与法国达能公司的合资,一举成为中国国内最大的饮料企业。

  42岁才开始创业的宗庆后,用了二十多年时间登上了“中国首富”的宝座。他执掌的娃哈哈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企业,2010年,娃哈哈集团营业收入549亿元,利税112亿元,上交税金45.7亿元。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营业收入位列第八、纳税第二、利润第一。

  “我认为,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首先需要全社会、特别是先富起来的群体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毫无疑问,哇哈哈集团已经成为“先富起来的群体”,在面对企业如何饮水思源、回报社会的问题时,宗庆后认为,投身慈善和社会公益事业,不仅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自主选择,也是“先富帮后富”的社会责任,更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事实上,宗庆后也一直践行着这样的理念。每一次的大灾大难面前,娃哈哈几乎从未袖手旁观过。

  2008年突如其来的南方大雪,致使多地暴雪成灾、交通瘫痪,娃哈哈集团通过中国红十字会、成都市政府、广元市政府、四川商务厅等单位向灾区捐款291万余元。此外,在得知数万名旅客滞留杭州体育馆和杭州火车站天桥下后,宗庆后还亲自到现场了解情况,向滞留旅客送上了加热的八宝粥、饮料和热气腾腾的蛋汤、姜水。

  同年5月汶川地震,第二天娃哈哈就向成都市政府、广元市政府捐助了200万元现金及20万瓶饮料。在随后的半个多月里,哇哈哈又不断地追加捐助物资。截止10月底,娃哈哈向灾区捐款捐物总计超过1500万元。更为重要的是,娃哈哈提出希望集体领养500名孤儿,培养他们直到大学毕业,同时承诺为灾区群众提供1500个就业岗位,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

  对处于急难险困、迫切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娃哈哈都尽力给予扶持,践行着“先富帮后富”的承诺。据统计,迄今为止,娃哈哈各项社会公益事业直接捐助金额累计达到2.87亿元。

  “走适合中国国情的慈善道路”

  “许多人仅仅认为给有困难的社会弱势群体捐钱捐物才是慈善,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一次性救济虽然形式上很好看,也能吸引社会的关注,但效果却无法持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向“救急不救穷”的宗庆后,显然更钟情于“造血式”的慈善事业,他将此理解为走适合中国国情的慈善道路。

  在娃哈哈的现有的3万左右员工中,来自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员工占80%以上。在其24年的发展中,娃哈哈一直给予欠发达以及农村地区的支持,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累计采购各类农副产品价值达230亿元,直接和间接解决了130万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在金融危机冲击最为严重的2008、2009年,娃哈哈不仅没有裁员,还在全国投资60多亿元,增加了大量生产线和上万个工作岗位。

  在人们的一般印象里,西部贫困地区、老少边穷地区条件相对艰苦,观念落后,不适合企业投资,显然,娃哈哈注意到了问题的另一面,如果大企业都不去刺激当地经济发展,那么谁还会去?

  “如果我们能够下定决心、克服困难,到这些条件艰苦、基础薄弱的地方去投资,同时带去新技术、新设备、新观念,让当地的经济逐步发展起来,让更多的群众通过自己的劳动脱贫、更有尊严地获得财富,我认为这是作为企业家最大的慈善。”宗庆后拓宽了慈善事业的概念,从更为广泛的角度去理解它。

  多年来,哇哈哈也一直坚持着这种理念,只要稍加留意便会发现,娃哈哈在外地投资建厂的地方,如重庆涪陵、四川广元、湖北红安等,不是三峡库区、国家级贫困区,就是革命老区等欠发达地方。恰恰是在这些地区,依靠输入娃哈哈产品、技术和品牌优势,建一个赢一片,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带动了包装、运输、农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据宗庆后介绍,娃哈哈先后在这些地区建了57家分公司,解决了上万人的就业问题,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00多亿元,上缴税金将近20亿元。这种“造血”式的扶贫,不仅使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当地人民生活得到实惠,相关产业受到拉动,更重要的是带去娃哈哈的管理思想、观念和技术,促使贫困地区传统落后观念的转变,从根本上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

  “慈善不分老幼”

  或许是宗庆后的出生年代及成长经历带给他一些影响,他平时随意和节俭的生活习惯一直延续至今,他现在抽的烟,大都只是十几块钱一包。

  也许正因为此,宗庆后直言,“现在城市里的年轻人,很多都是在优越的条件下成长起来,往往体会不到社会上的艰难困苦,心中自然也就缺乏慈善之念。因此我们有责任引导下一代更多关心社会疾苦,为社会承担更多的责任。”

  2007年9月,以宗庆后女儿宗馥莉名字命名的“馥莉慈善基金会”成立。这是由宗馥莉任总经理的娃哈哈宏胜饮料集团出资1000万元,挂靠在浙江慈善总会下面的一只“留本冠名”基金。

  对于宗庆后来说,他视这一举措是对慈善基金会的摸索,也是对女儿的锻炼。宗庆后一直想引入国外NGO(非政府组织)的公益理念和思路,而毕业于佩珀代因大学(Pepperdine University)的宗馥莉显然是合适人选。

  “慈善不分老幼,应该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宗庆后表示,馥莉基金会已经资助了不少公益项目,也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使下一代都能成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和推动者。

  (责任编辑:李雨思)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