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化妆品:预计年底还有一波涨价潮

2011年07月15日 16:17 来源:中国网

  这个月,“进口化妆品涨价”的话题一度占据了各大媒体的版面。事实上,从全国市场看,进口化妆品依然在高端市场独占鳌头。进口品牌化妆品的销售量和销售额约占60%和90%左右,利润份额更是超过九成。在高端化妆品领涨的局面下,今年品牌化妆品涨价似乎已成定局,采访中,诸多业内人士透露,在今年年底,进口品牌化妆品还将有一波涨价潮。

  大众品牌

  水涨船高

  “通胀是全球性的,化妆品行业也很难独善其身。”说到化妆品价格上涨,荟诗化妆品(上海)有限公司零售渠道事业部总经理张波坦言,综合来看,在各方因素影响下,化妆品行业的涨幅将超过CPI,达到10%以上。“不过我们今年内不会涨价。”张波在订货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但是明年初推出的新品,定价会高于目前市场上的产品。

  记者了解到,国内大众化妆品品牌在通胀的威力下已经在涨价。“其实国内大多数化妆品品牌的提价在今年上半年就已经完成了。”一位化妆品品牌经营者表示,大众化妆品品牌平均涨幅在10%-15%。“商场超市涨价很难,但是网站、专卖店都已经涨到位了。”

  据悉,杭州三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营的“小青”,作为大众化妆品品牌商,正在与超市、商场等渠道进行艰难的“涨价”谈判。

  “我们的进货价格也涨了。”经营台湾美莎思护肤品的淘宝店主叶建葑告诉记者,走大众路线的台湾产品大约有20%的涨幅。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维护庞大的客户群体,叶建葑并没有提高零售价格,对批发商也只是提高了5%左右。

  高端品牌涨不休

  如果说大众护肤品的涨价,是成本上涨压力的推动。那么,高端化妆品的上涨,就有更多暧昧的因素。七月初,雅诗兰黛集团旗下诸多品牌上调售价,平均涨幅在5%-8%。早在今年年初,欧莱雅集团旗下的兰蔻、碧欧泉等品牌,以及香奈儿、迪奥等高端化妆品品牌都上调了零售价,涨幅10%-20%。

  “国内进口品牌一向比国外售价贵得多,我原来一直以为是受关税和消费税影响。”一向只用兰蔻、雅诗兰黛等品牌护肤的施女士经过媒体“科普”才恍然大悟,诸多进口护肤品的涨价其实跟税费变化真没太大的关系。

  据悉,目前进口化妆品有包括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等多种费用。其中增值税为17%,关税从6%到超过10%不等。而占据最大比重的是消费税,其实已几经调整,从2006年4月1日起,我国对“高档护肤类化妆品”按30%征收消费税,其他免征。但直到今日,对于什么是“高档护肤类化妆品”,尚无具体划分标准。目前,仍只对彩妆和香水征收30%消费税,其他消费量更大的护肤类化妆品免征消费税。

  据人民日报调查显示,50克兰蔻日霜进口价仅23元,即使税负达50%,纳税也不到12元,却在国内柜台卖600多元高价。其实,对于高附加值的奢侈品、高端消费品来说,涨价并非简单的成本推动。“涨价符合高端消费品的品牌策略,这些品牌需要在价格上保持一个不断爬升的状态以确保其高端性,而价格上升慢反而会被市场淘汰。”博盖咨询董事总经理高剑锋对媒体表示。

  传统商家拓展网销渠道

  化妆品价格受原材料成本、研发投入、人力及营销成本、汇率波动、税收、通货膨胀及市场环境影响。尤其是渠道费用和广告费用,占据整个成本比例在40%以上,这一成本的上涨使大众化品牌化妆品的涨价有点“迫不得已”。

  劳动力成本上涨尚有消化的空间,但广告和渠道成本却让厂家吃不消。“广告成本的确在上涨,品牌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前电视台只要播3次广告,现在要播5次才可能让消费者记住你。”张波表示。

  “平均来看,一个省要投一千多万的广告费。”杭州三超生物科技董事长周文超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广告费用有20%-30%的上涨,给企业带来了压力。“只能通过筛选,选择强势媒体集中投放,尽可能控制预算。”当然原材料也有所上涨,比如洗发水的原材料上涨了40%-50%,但对于价格来说也只有10%左右的影响。

  正是迫于广告和渠道成本的压力,不少传统零售品牌纷纷转战网络市场,“我们正在拓展包括网购在内的新销售渠道。”周文超坦言。

  由于网络销售渠道成本低利润高,虽然输在“起跑线”上,但不少品牌开始用大手笔砸钱的广告投入来“敲开”网络销售的大门,投入的广告费用高达几百万甚至上千万。这也抬高了网络广告的费用。目前,淘宝首页一天的广告费已经达到了14万,今年内预约已经全部排满。

  快报记者 何冬蕾

  相关链接

  6月CPI是不是顶

  去年以来央行五次加息和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最新公布的6月CPI高达6.4%的增速却再创三年新高。下半年通胀是否会见顶回落,是否还会有更多的“靴子”落地这成为近期各方争议焦点。

  “6月CPI增速尽管高于预期,但还不是顶。我们预计CPI见顶在7月,8月开始会缓慢回落,到四季度快速回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在7月10日的“2011中国金融投资夏季峰会”上表示。

  他原本预计今年CPI在4%左右,现在上调到接近5%,因此他认为通胀还是可控的。但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殷剑峰则认为,下半年物价形势并不容乐观,“仅从M1和CPI之间的关系来看,2001年以来M1增速加快6个月之后CPI增速都会加快,以此推演,M1增速2009年曾高达30%,2010年亦保持在较高位,最近才开始较快下降,而CPI增速现在才到6.4%,形势并不乐观。”

  温家宝总理上周末调研时表示:“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分析人士将之解读为,下半年仍将维持偏紧的货币政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政策研究室主任陈道富认为,在宏观经济没有出现明显变化之前,下半年仍然应该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目前的力度,“将数量和价格工具结合起来,要更多地使用价格工具”。

  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亦在《中国金融》杂志撰文称,进一步落实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突出和重视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目标,关注更广泛意义上的价格稳定。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