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安徽五大机制创新非公经济组织服务管理

2011年07月19日 00:0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张标

  安徽把加强和创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服务管理作为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建立健全“五大”工作机制,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努力促进社会各阶层关系和谐,探索形成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的宽领域、多层次工作格局。

  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协同管理作用,基础在于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将其纳入党委和政府主导的社会管理体系与格局。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两新组织发展,坚持从有利于产业发展、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出发,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建立健全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领导机制,省委常委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听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和工商联工作汇报,省政府建立非公有制经济专题调研和座谈会制度。在贯彻中发[2010]16号文件实施意见中,省里建立了“四大班子”领导与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联系、党政相关部门与工商联和有关新经济组织对口联系等六项工作机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工商联与民营经济共成长”活动,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

  二是健全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加强教育引导、巩固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实现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有效管理的前提。积极推动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大力支持、统战部组织协调、工商联具体实施、有关方面积极参与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成立由省委统战部牵头,省工商局、省经信委、省工商联参加的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创先争优活动指导小组及办公室,向非公有制企业选派5000名党建指导员开展帮扶,创新组织设置模式,全省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40%以上。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致富思源、回报社会,组织开展“光彩耀江淮”、“百家民企进皖北”、新徽商回报社会感恩行动、同心工程等活动。截至2010年底,全省光彩事业到位资金79.5亿元,帮助39.6万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安置就业人员109万人。

  三是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和谐劳动关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当前,经济社会正处于加速转型时期,利益格局加速调整,劳动纠纷问题尖锐。坚持把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重要任务,推动工商联参与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依法与工会就职工工资、生活福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问题进行平等协商,建立和完善职工工资协商共决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切实维护员工合法权益。支持工商联大力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近5年举办各类人才招聘会近千场,提供各种招聘岗位15万多个,推荐就业5万多人次,进一步吸纳社会就业,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引导非公有制组织承担服务和管理员工的社会责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吸引力。

  四是健全诉求表达机制。社会转型时期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必然带来多元化的利益诉求。建立畅通、科学有效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反映其所联系群体和成员的意见建议,成为增进沟通信任和价值认同的重要方式。省委将通报会、联谊会、意见交流会、问题协商会、联席会议等制度化程序化,既丰富上情下达的形式、满足知情权,又拓宽社情民意的渠道、满足表达权。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创建“工商联直通车”制度,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和共性问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重大情况反映和合理建议进行专报,形成高效快速的遴选反应、领导批示、部门办理、督查反馈工作体系,促进相关问题的尽快解决。

  五是健全矛盾调处机制。妥善协调和处理涉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矛盾纠纷,是及时、公正化解阶层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管理成效的关键环节。在全省工商联系统积极推动参与劳动纠纷仲裁,组建“安徽省暨合肥市工商联仲裁办事处”和调解中心,民商事纠纷调解仲裁工作大大加强。芜湖市工商联在芜湖仲裁委授权和支持下,在机关设立了芜湖市工商联仲裁庭,办理案件60余起,有效化解矛盾冲突,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