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短存长贷”,银行很纠结

2011年07月19日 00:15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前有加息预期,后有地方债大患,是解决眼前风险还是解决潜在风险?银行认为,先盈利再说。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谈佳隆|上海报道

  自去年以来,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信贷、国际监管改革(影子银行)——这三大风险已经成为中国银监部门所面临的最现实的挑战。

  进入6月,新的麻烦又来了——“短存长贷”问题,即银行资产负债表期限错配,因其对流动性风险的巨大威胁,引发了银监体系的极大重视。

  上海银监局局长廖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目前大部分银行信贷资产是中长期贷款。进入加息通道后,银行存款倾向短期化,加剧了期限错配的风险。”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央行加息是引发期限错配问题重要原因之外,包括地方融资平台“以拖代偿”等一系列因素都在共同发酵,使得要解决麻烦变得更加复杂。

  持续加息:助长“期限错配”

  7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1年7月7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此次加息,一年期存款利率将从3.25%上调至3.5%;一年期贷款利率将从6.31%上调至6.56%,基本实现了存贷款“对称加息”,但活期存款利率依旧维持0.5%不变。

  央行上海总部一位内部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从我们判断来看,此次央行加息,不仅仅希望能够将市场上的流动性回收到银行系统,从而进一步坚定抑制通胀的决心,另一方面更希望回流到银行系统的资金能够待得时间久一点,从而能够缓解目前日益紧张的存贷资产错配的问题。”

  孙阿姨是上海长宁区古北地区的居民,上海银行账户里的50多万元存款是她和老伴一生的积蓄。去年以来,孙阿姨一直为自己的存款忙乎着,原本习惯于存三年、一年定期的她把存款的期限越转越短。

  “央行一直在加息,钱存的时间越长,利息会亏得越多,不划算啊,所以我现在最多就存三个月定期的,到期还可以转。”孙阿姨这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今年以来,央行分别加息三次,前两次加息间隙不足两个月,后两次加息周期也只有三个月,因此从储户角度来看,采用缩短定期储蓄周期的确是个明智的选择。

  然而,这样“长变短变活”的现象若出现“羊群效应”,则对银行来说是极大的困扰。上海银行一位中层经理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如果存款是一年以上定期的,一般而言储户会临时性提现的可能性很小,因为这样会损失不少利息,而如果存款定期变短或者存活期,储户提现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这对银行的存贷比(贷款/存款)是个考验。”

  目前,存贷比监管上限是75%,如果存款在流失,贷款量不变,存贷比也会升高。今年以来,四大国有银行和中小股份制银行的存贷比普遍升高,甚至一些银行存贷比已经接近75%的监管标准。

  澳新银行环球市场部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认为,大量资金用脚投票,选择进入理财、信托等大量监管较少、但利率较高的产品。这可能对银行体系产生负面效应,由于存款不稳定,银行可能因此面临着银行资金来源短期化、资金运用长期化的“期限错配”问题。

  地方融资平台:“以拖代偿”

  实际上,如果银行的贷款能够像存款一样“短期化”,则可能缓解存贷期限错配的问题,但现实情况事与愿违。

  今年6月中旬,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1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年末,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连续19个月超过30%,全年新增中长期贷款6.95万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83.2%,同比上升15.7个百分点。

  与贷款相对,存款活期化趋势明显,其中,全年新增住户存款中活期存款占56%,全年新增非金融企业存款中活期存款占55%。大型银行超储率仅为0.9%,处在历史最低水平。

  报告还警示,由于银行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短期资金,虽然部分比重的短期资金会体现出长期稳定的特点,但不断增加的资产期限错配问题不可避免地将加剧银行业的风险。

  今年6月27 日,审计署发布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0 年底,中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174.91 亿元,相当于同期全国GDP 的27%。

  实际上,各种研究机构已经发布报告和评论认为在地方政府冒进基建项目并不少见,甚至有些被认为无法偿债,有些则需要“帮助”偿债。

  正当欧盟为希腊主权债务无法如期偿还是不是属于“债务重组”或“违约”问题争论不休之时,中国很多地方政府面对10万亿元计庞大的地方债务,选择了“以拖代偿”的方式来转移风险。

  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针对地方融资平台清理中发现的问题,应该让那些短期内无法看到效益的项目通过市场化的办法加以解决,可以让社会资本参与进行债务重组,也可以通过贷款展期的方式让原本三五年的项目延长到十年二十年来逐步化解,进而逐步化解银行的风险。”

  不过,上海银行一位中层经理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通过‘以拖代偿’的方式,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偿债压力虽然得到了缓减,但风险并没有消失,而是转移到了银行系统,如果存贷款期限错配问题没有解决好,银行就会直接面临挤兑的风险,这个必须引起重视。”

  近三个月以来,“以拖代偿”事件已经层出不穷。作为上海以推动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和大虹桥地区建设的地方融资平台,上海申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出现了到期无法偿债的案例,只能将贷款期限较短的流动贷款转化为期限较长的固定贷款。

  事实上,类似于上海地方融资平台能够“以拖代偿”的案例还算“幸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曾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一些县级融资平台的项目贷款是一年期的,原本希望‘借新还旧’来让项目维持下去,但突然之间今年银行把贷款给停了,这可能会让项目的资金链突然断掉。”

  汇丰中国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则提出了“贷转债”的方案,即把银行里地方融资平台的长期贷款转为地方债和城建债并将风险释放到市场。

  银行:先解决眼前的事

  银行业的态度究竟是怎么样呢?

  “我们对存贷款期限错配的问题可以说‘爱恨交织’,因为长期贷款的利率要远远高于短期存款的利息,从盈利角度来看,银行是希望存贷款‘期限错配’的,程度越大越好。但在另一方面风险也会放大,所以银行风险控制的核心是如何找到盈利和风控的平衡点。” 上海银行一位中层经理这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不过,鉴于我国银行体系中大量活期存款“沉淀”于银行体系中,成为事实上的长期存款,这使得商业银行可以短存长贷,赚取高额利差。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监管层对银行风险控制要求正在逐步加强,但从银行和相关信贷人员角度来看,地方基础投资项目风险是一个长期“或然性”的风险,而盈利和收入是当前的问题。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