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揭丑记者 生前总怕“找上门”

2011年07月20日 05:01 来源:北京晨报

  曝光窃听丑闻记者死亡 警方不排除自杀可能

  揭丑记者 生前总怕“找上门”

  揭露窃听丑闻的《世界新闻报》前记者肖恩·霍尔(右图)18日死于家中。英国警方19日继续调查死因,称不排除自杀可能。熟悉这名《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揭发者的朋友说,霍尔生前最后时光深居简出,总担心“有人找上门来”。

  偏执隐士 怕人找上门

  警方18日发现霍尔死于赫特福德郡沃特福德的家中。熟悉他的朋友说,霍尔过去数周大多数时间紧闭窗帘,足不出户。

  霍尔现年47岁,去年接受《纽约时报》和英国广播公司记者采访时指认《世界新闻报》前主编安迪·库尔森对报社员工窃听语音信箱的事情心知肚明。最近一段时间,《世界新闻报》引发的新闻窃听丑闻不断发酵,多人被捕,包括伦敦警察局长保罗·斯蒂芬森在内的多名官员辞职。

  按霍尔朋友的说法,这名《世界新闻报》前记者在生前最后时光变成一个“偏执的隐士”,深居简出,总害怕有人来找他。

  英国《每日邮报》19日援引这名朋友的话报道:“他说,政府里的人会来找他。他告诉我,‘如果有人到这里来,别说我在’。”

  “他确实说到自己偏执多疑,提到一些有关阴谋的东西,”这名朋友说。

  负压工作 酗酒滥用药

  英国警方说,霍尔死因调查仍在继续,暂不排除自杀可能。一些朋友认为,霍尔身体状况不佳,可能是自然死亡。

  霍尔长期酗酒并滥用药物,他本人将这些习惯归咎于在《世界新闻报》的高强度工作。

  上述称霍尔变成“隐士”的朋友告诉《每日邮报》:“他健康状况日渐不佳,面色变黄,过去一个月以来都气色不好。他一直在试图戒酒。”

  这名朋友说:“他说道一些有关电话窃听的事,我认为这是他主要的心病。”

  上周,霍尔由于进一步“揭发”《世界新闻报》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他告诉美国《纽约时报》,《世界新闻报》不仅有窃听的“潜规则”,这里的记者还用金钱买通警察,以获取警方技术追踪定位窃听对象。

  指认好友 曾经得帮助

  英国媒体报道,《世界新闻报》窃听行为的受害者可能多达4000人,包括名人、政治家、军人、甚至伦敦地铁爆炸案遇难者家属,在英国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霍尔先前指认,窃听在《世界新闻报》相当常见。“(在这里工作的)人们担惊受怕。如果你必须写个故事,那就必须完成,不论手段,这就是那里的文化。”

  霍尔与他指认的《世界新闻报》前主编库尔森相知多年。霍尔一名前同事说,霍尔与库尔森先前共事于英国《太阳报》下一个专栏。2003年,库尔森担任《世界新闻报》主编后,招募霍尔到《世界新闻报》旗下工作。

  “在《太阳报》,他们绝对是最好的伙伴,”这名前同事说,“他们会一起去(伦敦旅游胜地)卡文特花园,一同出席整夜的社交活动。如果肖恩·霍尔因工作过于疲劳,安迪·库尔森会帮他,反之亦然。”

  按这人说法,霍尔2005年因酗酒和滥用药物遭《世界新闻报》解雇后,明确表示有意重回新闻行业,但说:“新闻业已经不要我了。”

  另一方面,库尔森2007年离开《世界新闻报》后,担任时任保守党领导人、现首相戴维·卡梅伦的新闻主管,直至今年1月离职。

  陈立希(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联袂揭丑 一荣一哀

  英国《卫报》记者尼克·戴维斯的一篇报道,搞倒了百年小报《世界新闻报》,也导致了默多克的新闻帝国摇摇欲坠。

  尼克·戴维斯的报道固然与他自己长期追踪《世界新闻报》窃听威廉王子事件有关,也与这次死亡的《世界新闻报》前记者肖恩·霍尔的“吹风”有关。肖恩·霍尔生前曾告诉戴维斯有关《世界新闻报》窃听的一些情况。

  在《世界新闻报》爆出窃听威廉王子后,戴维斯相信背后一定还存在其他窃听丑闻,遂动用自己在《卫报》工作30年构筑的人脉,跟进调查。

  本月5日,《卫报》刊登戴维斯的一篇报道,揭露《世界新闻报》2002年雇人窃听13岁失踪少女米莉·道勒的手机,甚至删除手机内部分信息,干扰警方调查。

  这篇报道如同一枚重磅炸弹,在英国媒体、政界、警方引起巨大反响,继而带出越来越多窃听丑闻。报道刊登几天后,创刊168年的《世界新闻报》关闭。

  可以说,是戴维斯和霍尔的合力工作,才揭露了《世界新闻报》的窃听丑闻。戴维斯荣耀地活着,但霍尔却莫名地走了。

  钟荷

  ■事态发酵

  牵扯窃听丑闻 助理总监辞职

  伦敦警厅又折一将

  新华社伦敦7月18日电(记者 郭瑞)伦敦警察厅负责反恐行动的助理总监耶茨18日宣布辞职,成为《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曝光以来辞职的第二位警方高级官员。

  耶茨发表声明说,他之所以辞职,是因为现在有许多关于他个人的不准确、有时明显带有恶意的闲话,这可能严重影响他领导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反恐工作。

  耶茨因为没有在2009年决定重启对《世界新闻报》窃听事件的调查而广受批评。另外,《世界新闻报》前副主编沃利斯被聘为伦敦警察厅的公关顾问,对他进行资格审查的就是耶茨。沃利斯因与窃听事件有牵连而在不久前被警方逮捕。

  伦敦警察厅有一名总监、一名副总监和5名助理总监,除耶茨负责反恐工作之外,其他4名助理总监分别负责国土政策、特殊犯罪以及2012年伦敦奥运会、残奥会的警备工作。

  伦敦警察厅前总监保罗·斯蒂芬森19日出席英国议会听证会,否认与《世界新闻报》窃听案有关。

  不过,他承认,窃听案涉及范围越来越大,警方因聘用沃利斯感到“尴尬”。

  斯蒂芬森还说,他手下45名新闻官中,10人一度为《世界新闻报》上级主管企业新闻国际公司工作。

  ■新闻分析

  卡梅伦走近“水门”

  随着窃听事件的发展,英国媒体尖锐地指出,首相卡梅伦也将首次面临是否应该辞职的问题。

  数名伦敦高级警官因涉嫌与《世界新闻报》的不正常关系而接连辞职,将各方的注目焦点引向了首相卡梅伦。17日辞职的伦敦警察局长史蒂芬森透露说,由于顾忌卡梅伦与原《世界新闻报》主编、首相府新闻主管库尔森之间的关系,他未能与卡梅伦就聘请《世界新闻报》前副主编沃利斯等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工党领导人米利班德就此指出,史蒂芬森已经因为雇请沃利斯而辞去了职务,但卡梅伦却一直拒绝为雇请库尔森担任新闻主管而道歉,这值得深究。丑闻的发生显示有关人员和机构责任感的严重萎缩,更可怕的是调查可能会不了了之,使这种情况最终得不到任何改变。米利班德呼吁说,本着对窃听丑闻受害者负责的态度,应该把所有事情公之于众。在20日议会开会时,应该允许对事件最近的发展进行适当的辩论,让卡梅伦首相回答他面临的所有问题,包括他在与默多克以及布鲁克斯私下会面时,是否讨论过默多克收购天空电视台的问题。

  英国《卫报》指出,警方之所以雇请沃利斯,就是看中了他与卡梅伦新闻主管库尔森的关系,认为这将有助于加强警方与保守党的联系。在卡梅伦入主首相府后,这种关系就更有用了。另有报道说,卡梅伦去年12月23日晚到布鲁克斯家里参加了圣诞晚宴,与默多克等人见了面,说明卡梅伦与新闻集团的关系非同一般。

  有报道称窃听丑闻是英国的“水门事件”。卡梅伦将面临什么样的挑战,目前没人能回答。张哲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