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美国金改法案将满周岁 “庆生”难掩前景之忧

2011年07月20日 07:09 来源:金融时报

  记者 陶冶

  多德-弗兰克法案正在失去其一年前所享有的天时、地利、人和等条件,因为这一法案已经无法帮助解决美国当前面临的主要宏观经济矛盾,且其部署实施还有令形势进一步恶化的风险。面对民众支持的消减以及华尔街大银行家有关放松监管游说的不断加码,多德-弗兰克法案接下来的路将很难走。

  本月21日,美国过去80多年来出台的最严厉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多德-弗兰克法案将迎来它的首个“周岁”生日。在美财长盖特纳本周一以“金融体系正处于2008年危机爆发以来最稳健状态”的评价来为该法案“庆生”的同时,亲手签署这一历史性文件并将其视为到目前为止任内最得意作品的奥巴马却坦言“战役远未结束”。的确,相对于过去一年来美国股市的蒸蒸日上以及银行利润的长足增长,金改法案的进展相当缓慢且前景堪忧。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刘东民19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多德-弗兰克法案正在失去其一年前所享有的天时、地利、人和等条件,因为这一法案已经无法帮助解决美国当前面临的主要宏观经济矛盾,且其部署实施还有令形势进一步恶化的风险。面对民众支持的消减以及华尔街大银行家有关放松监管游说的不断加码,多德-弗兰克法案接下来的路将很难走。“我对这一法案的实施前景持悲观态度。如果奥巴马无法在明年的大选中成功连任,那么这一法案极有可能名存实亡甚至被全盘推翻;即使是奥巴马幸运地成功连任,该法案的实施前景也极有可能以监管规则的大幅松绑收场。”刘东民表示。

  持如此悲观态度的分析人士绝非少数,过去一年来美金改法案进展寥寥也为这样一种悲观预期做了注脚。据称,美国国会眼下至少有24份关于推翻金改法案部分内容的提案,而数据显示仅今年第一季度,美国银行业及企业界投入到放松金改法案条款的游说资金就已经达到5200万美元,环比增加了10%。其中仅华尔街最重要游说机构——金融服务圆桌组织一家就投入了250万美元。截至今年3月底,这家机构已经安排多次与监管机构的会面和磋商,寄往监管新规编写工作组并要求放松监管条款或拖延规则制定的信件更是多达上百封。事实证明,华尔街银行家们在游说资金、时间以及精力上的付出相当有效。

  去年10月1日,美国证交会主席对金融服务圆桌组织示好,称“你们的评论对于我们制定规则将起到特别关键的作用”。两个月以后,该机构致信美证交会,建议其在制定有关企业欺诈监管规则的时候,对那些在企业欺诈案被递交到政府之前先进行内部报告的人员和行为给予奖励。这一建议等于是给那些可能存在欺诈行为的企业和金融机构穿上一层防护服,留给它们足够的时间和心理准备来应对监管机构的调查,甚至提前采取措施防止欺诈行为“见光”。美证交会在最终的监管规则描述中采纳了这一建议,甚至在措辞上都尽其所能保留了该游说组织的口吻。

  同样是去年12月份,在美联储提出将零售商向银行支付借记卡交易手续费上限设定为12美分后,金融服务圆桌组织给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发去一封言词激烈的抗议信,称对于这一计划感到“非常震惊”。此后该组织历经数月游说终于说服美联储,后者在上月30日表示,从今年秋开始,美银行向零售商收取的借记卡手续费每笔不应超过21美分。仅此一项,就帮助银行每年节省了数十亿美元。

  游说集团取得的另一个成绩就是说服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推迟针对美国衍生品市场部分监管新规的出台。该委员会上月14日宣布,原定于今年7月中旬生效的、针对总规模达6100万亿美元掉期市场的相关规定将被推迟到最晚今年年底才会被正式启用。另据CFTC一位官员称,该委员会甚至在重新考虑是否出台有关限制银行对衍生品交易控制的计划,而这一条曾被认为是多德-弗兰克法案的重要基石之一。

  而令法案支持者信心受挫的最近一次打击就是奥巴马当地时间本周一被迫宣布更改即将于21日成立的消费者金融保护署的主席提名。奥巴马当天正式宣布,提名前俄亥俄州司法部长理查德·科德雷出任该职,而在此之前,哈佛大学法学教授、素有“美国消费者保护女沙皇”之称的伊丽莎白·沃伦被认为是该职位的不二人选。作为财长盖特纳的特别顾问,沃伦率先提出成立消费者金融保护署以加强金融监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并且在去年9月至今始终全权掌管该机构的筹备工作。然而,沃伦的激进立场遭到华尔街强烈反对,后者通过游说共和党最终扫除了障碍。据称,共有44名共和党参议员联名发表公开信称,将阻挠沃伦的提名获得参议院通过,迫使奥巴马不得不临时换帅。不过,科德雷的提名是否会在参院通过仍存变数。

  粗略盘点一下,从美国证交会、美联储、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到即将成立的消费者金融保护署,多德-弗兰克法案中涉及的几个重量级监管部门在过去一年中已经先后向华尔街游说团体让步,而勉强宣布的零星新规或者语焉不详,或者大为松绑,与一年前法案通过时的雄心勃勃形成了巨大反差。

  刘东民认为,这样的结果与美国民众的关注点以及美国主要矛盾的变化密不可分。一年以前,美国民众还沉浸在对金融机构过度冒险和不负责任的仇恨和愤怒中,有关危机根源的指向也都集中在金融机构身上,加之力推法案通过的总统奥巴马当时在民众中仍享有较高支持度,因此金改法案虽然几易其稿甚至一度难产,最终还是得以签署立法。然而一年之后,美国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高财赤、高债务与高失业率,人们对危机根源的认识也从单纯地抱怨金融监管失职扩展到对国家整体宏观经济运营失衡的不满。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民众对于金改法案的兴趣已经不若从前。

  更重要的是,在美国制造业不具竞争力且难觅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当下,收紧金融监管不仅意味着成本上升,同时也会束缚目前美国最具竞争力的行业,而这不仅是华尔街无法接受的,也是美国普通民众不愿看到的。“按照这种逻辑展望未来,人们很难对多德-弗兰克法案的前景有更多期待。”刘东民表示。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