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三年再造新长虹价值洼地凸显扩张契机

2011年07月22日 02:44 来源:中国企业报

  本报记者 许意强/文

   从“野蛮生长”到“内生增长”、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我国家电产业正在迎来新一轮的涅槃重生。

   在人民币持续升值,原材料、劳动力不断上涨,家电下乡等因素影响下,当前我国家电企业的竞争加剧,不仅拼技术和品牌,在集群化产业发展的市场格局下,本就崇尚规模制胜的家电企业,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成为“家电巨人”作为企业的发展目标。

   日前,国内家电巨头长虹高调宣布,将依托向高端制造业、服务业和国际化三大转型的战略实施,力争到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到2015年,计划集团整体收入突破1500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长虹集团在吃透产业链,完成产业价值链方向、产业形态方向和商业模式方向的“三坐标”战略产业布局的基础上,提出“三个转型”的发展战略,以“7+3”产业动车组的发展模式,争取实现价值发展与规模发展“两翼齐飞”,长虹集团冲击1000亿元销售目标可期可待。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长虹“7+3”产业布局中,无论是多媒体、家电、服务业还是讳莫如深的军工和地产,价值增长的潜力非常大,无论是消费者还是投资者都比较看好其发展空间。

  多元化布局告结

   “传统”、“价格战”、“低利润”等标签,一直是我国家电行业的代名词,如何能在与国际家电巨头竞争中破茧而出,行业企业一直翘首企盼。

   我国入世十年来,国内家电企业没被国际家电巨头压垮,反而使海尔、长虹等一批家电品牌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更加具有竞争力与影响力,中国市场也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家电产品产销中心。

   根据中怡康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国内家电市场规模首破万亿元大关,全年国内家电销售增速超18%,创下过去10年之最。

   正是在此背景下,在提高技术、品牌影响力的基础上,一直崇尚规模制胜的国内家电巨头纷纷打出千亿元销售的战略目标,为国内家电产业新一轮的发展注入了一阵兴奋剂。

   继美的集团去年宣布销售额突破千亿元后,家电企业格力、志高、格兰仕、长虹等纷纷调高发展目标冲刺千亿元目标,力争在企业发展中迎来战略拐点,在集团军中成功突围。

   仅以长虹集团为例,这也是作为一家拥有50年发展史、离海岸线1500公里的内陆消费电子企业,首次提出“三年冲千亿、五年再造一个新长虹”的发展目标。

   数据显示,2010年集团实现整体销售收入615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30%以上,实现工业总产值548亿元,同比增长27%。

   从615亿元到1000千亿,2年多的时间,留给长虹思考的时间并不多,未来3—5年,长虹最重要的业绩增长、最重要的利润来源有哪些?长虹集团副董事长刘体斌表示,价值增长是长虹价值发展的基础保障,规模增长则是构建长虹规模发展的产业基础,长虹的发展将是价值规模的双增长。

   公开资料显示,在完成“三坐标”战略产业布局的基础上,2010年11月,顺应3C融合的产业发展趋势,长虹提出了“三个转型”的发展战略,也就是从装配型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从纯制造业向以制造业为基础的服务业转型、从本土企业向国际化企业转型。

   同时,长虹深化组织管理变革,实施智能战略,启动了“7+3”产业动车组的发展模式,即多媒体产业集团、家用电器产业集团、军工产业集团、新兴产业集团、零部件产业集团、海外产业集团、服务业产业集团等7个产业集团和长虹佳华、国虹通讯、长虹置业3个直属事业部。

  凸显价值洼地

   长虹千亿的销售目标自然而然地落在了“7+3”产业集团上。

   按照长虹的规划,在多媒体产业,2013年销售收入将突破300亿元,彩电市场占有率重新实现全国第一。

   刘体斌表示,要做强做大企业,首先吃透产业链,增强话语权。

   作为核心主业,长虹彩电领域核心显示器件和整机制造的全产业链布局价值已经凸显,在此基础上提升销售收入,实现规模增长,有预期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长虹是国内首家进入高端显示屏PDP制造领域的家电企业,同时,长虹已与全球三大显示屏生产商友达实现资本层面上的深入合作,在广东、合肥建立了模组生产线,解决了液晶电视的关键器件。2011年,长虹3D等离子屏上线量产,目前综合良品率超过92%。

   长虹多媒体产业集团董事长林茂祥说:“PDP成为长虹彩电重要利润来源,PDP增长是69%。我们今年PDP的销售和去年同期相比是100%以上的增长。”同时,长虹大力发展的OLED显示器技术,被誉为下一代显示技术,并牵头成立了中国OLED产业联盟,长虹更是在未来占据了主导。

   与此同时,在核心技术方面,长虹通过收购韩国ORION PDP(欧丽安)公司获得等离子关键技术,而这正是突破以往平板困局的关键之一。目前,长虹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和约600项专利,真正形成了中国企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长虹彩电市场份额排名国内第二,长虹计划三年内实现国内市场份额绝对第一的目标可期待。

   而在白电领域,长虹表示,2013年销售美菱冰箱整机产销规模突破1000万台,进入国内综合品牌前三名。华意压缩冰箱压缩机产销规模突破3000万台,实现产销规模全球第一。

   作为长虹正在发力的白电产业群,家用电器产业集团有美菱电器、华意压缩两家上市公司,凭借“压缩机+整机”垂直整合产业模式,拥有制冷行业独一无二的全产业链(冰箱压缩机+冰箱整机,空调压缩机+空调整机)。

   刘体斌认为,垂直产业链模式优势明显,不仅降低了成本,同时在市场占有率方面将会对企业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2005年开始,在白电产业拓展,以期同在一个产业链上的空调与冰箱,上游原材料采购和下游产品销售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终端产品笑傲市场,背后是核心零部件的掌控。同年11月,长虹控股美菱冰箱。2008年初,长虹通过资本运作,收购世界第二、国内第一大上市公司华意压缩,正式进入冰箱压缩机核心器件制造,打通了冰箱上下游产业链的“垂直整合”。

  新产业异军突起

   提起长虹,人们首先映入脑海的便是电视,但是,随着长虹从纯制造业向以制造业为基础的服务转型,长虹的一系列新兴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早在多年前便启动了服务化转型尝试的长虹,已经构建了从服务体系到服务资源,再到服务增值的新路径,从服务长虹迅速变身为依托长虹成为社会化服务资源平台。

   根据规划,长虹的大服务业包括长虹服务产业集团和长虹佳华,到2013年将会达到300亿元。长虹总经理助理、服务产业集团董事长莫文伟介绍,“长虹的服务产业集团已经拥有了面向IT分销的长虹佳华、面向三四级家电分销的乐家易、面向全国的专业服务平台快益点、面向企业信息化一站式服务的虹信软件,还有面向废旧家电回收的格润公司、物流配送的长虹民生公司。”

   据悉,长虹佳华是以IT分销为主要业务,以IT增值服务为利润重要来源,以自有品牌为适当补充的IT产品分销商与专业解决方案提供商。

   目前,长虹佳华已经拥有30多条产品线,3000家左右的核心代理商,时尚领袖苹果iPad、iPhone的分销便是长虹佳华的新兴业务。

   除此之外,在服务领域,长虹民生物流公司、承担家电售后服务的快益点公司以及以信息化咨询与软件开发的虹信软件公司,还有覆盖三四级城市(县乡镇)家电连锁专卖渠道的乐家易公司、废旧家电回收及深加工处理的长虹格润公司,这些公司同样支撑了长虹服务产业集团的发展。

  莫文伟说:“服务产业集团重点培育的产业能不能有一个上市公司,目前已经有多家风投和公司接触,长虹佳华、乐家易、快益点等等都有可能上市。”

   据悉,长虹将以乐家易为主体强化三四级城市终端渠道建设,广建自己的专卖店,乐家易首先在四川、安徽,下半年推广到十个省,2011年建成3000家“长虹美菱专卖店”,2013年前将在全国开设1万家专卖店,成为开放式的销售平台。虹信软件目前以内部市场为主,近年来在外部市场拓展方面取得较好成绩,成功为泸州老窖、五粮液等大型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到2013年,服务产业对于长虹集团的收入贡献率将超过30%。

   “服务产业转型可以弥补长虹自身在制造产业的先天不足。”莫文伟认为,中国制造企业的服务比例仅占20%,相比国外制造业超过整体业务80%的比例,占比较低,服务业在未来家电产业中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

   更为引人注意的是长虹直属SBU的长虹置业和军工产业集团。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兼总经理助理杨军表示,除了家电、多媒体、服务产业外,目前长虹集团优质资源还包括军工和地产两方面,“未来也会考虑通过上市等方式进行运作,必要时将研究军工集团上市计划”。

   刘体斌表示,“十二五”时期,是长虹的关键期和机遇期,数字化、网络化、平板信息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变,同时智能冰箱、智能空调等家用电器向三网融合,物联网发展也方兴未艾,尤其是终端互联网在不同空间的丰富应用给行业带来了无限机遇和更广阔的增值空间。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