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23日 01:31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金学伟
2000年,我在北京的一份综合类日报上连载了一组关于均线的文章,包括均线的功能、均线设置的基本原则、均线运用的基本法则、均线与趋势、均线与波浪形态等。在这组文章中,我提供了一个在当时看来非常新颖的均线组合:12、24、45、90、180、360、720。这组均线以180天为基本单位,向下对分与向上扩展。
在此之前,人们一般都以约定俗成的5、10、20、60为基本组合。这个组合的核心单位是10,它的形成有2个原因:一是在人们发明均线时还没有电脑,一切都靠人工计算,以10为单位算起来比较方便。二是5、20、60刚好与周、月、季的交易天数相吻合。
但是,均线的基本功能一是反映市场的平均成本,二是反映趋势基本轮廓。因此它的参数要尽可能地与常规的波动周期相吻合。因为股价以趋势方式运行,并以周期循环方式波动,只有把均线与周期尽可能结合起来,我们才能通过它来直截了当地观察价格的周期性波动轮廓,以及市场成本的周期性变化。
为什么要以180为基本单位?这与对周期的理解有关。我认为,每一个市场都有它的基本波动周期。其他的周期都是围绕它或展开或变异而来的。而一个市场的基本周期单位往往与它的原始周期有关。因为,只有在市场早期阶段,绝大多数人还处在群体无意识状态时产生的周期单位,才能更准确地揭示该市场的性格特征和遗传基因。
沪深股市最原始的周期有2个。一个是1991年5月104点到1992年11月386点,历时380个交易日;一个是1992年5月1429点到1993年2月1558点,历时186个交易日——目前许多行情软件在这一段行情显示上都有错漏。因为从1991年5月开始,我每天记录大盘交易数据,记录了整整10年。
虽然随着机构投资者增加,船大掉头难,使沪深股市的波动周期已略有延长,但正如我小时候常听外婆说的“3岁看到老”,基本的韵律没有大的改变。如今年4月中旬的头部、6月下旬的底部,我们都可看到这种周期的力量。
“咫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在基本单位确定后,我们就能根据“周期可无限对分与无限扩展”的原理,将它们不断对分或不断倍加,形成一个能全面反映市场长、中、短周期变化的均线组合。由于380对分是190,再对分是95;186对分是93;而中国传统文化将360视为“周天之数”,因此,我们可以360不断除2与乘2,形成24、45、90、180、360、720这样一个均线组;也可以380不断除2与乘2,形成24、47、95、190、380、760这样一个均线组。2个均线组在使用上没有任何区别。
近年我看到一本名为《超级均线》的书,将大于360的均线改为360不断加250,形成610、860、1110这样的超长期均线。其基本逻辑就是将市场实际存在的波动周期与市场认可的波动周期结合在一起,在实际使用中又有另一番功效。比如今年4月上证指数3067点,就是受阻于860天均线。
均线设好后会遇到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是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加以优化或修正。比如,去年11月大盘3186点,是在冲破了720天或760天均线后回落的。为此,有些投资者会根据这一点,将760天线修改为800甚至802天线。我的观点是:不用。
首先,均线运用最重要的是知道其中的原理,而非让它显得绝对准确。只有江湖上怀着不可告人目的的人才一会儿向人展示90天线,一会儿向人展示99天线,其目的只有一个:标榜自己的均线如何神奇,神奇到丝毫不差的地步,让人在奉若神明的心态中乖乖掏钱。
其次,长期的经验告诉我,所有经优化过的、与过去的走势高度拟合的模型,往往是最容易在今后的交易中失效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听股神讲课时觉得头头是道,仿佛一旦拥有,炒起股来就有如神助,而一用起来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的原因。只有建立的逻辑基于市场本质基础上的方法才会永久管用。因此,在均线确定后,我们最需要做的是了解和掌握均线运用的基本法则和基本方法。下面我们将分2期,择其要做些简单介绍。
一、均线与趋势轮廓。
在一轮调整中,人们的注意力往往会放在基本面、波浪形态等方面,去寻求调整的原因、力度,并对后市做出展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能够去关注一下均线的运行方式,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举例说,1999年初,华夏证券上海分公司邀请我去参加他们的中层干部和研究人员座谈会,讨论新一年的大盘走势。当时全市场笼罩在一片看空预期中,因此,当我说1999年上证指数将创历史新高时,一位研究人员非常不屑地问:你有没有注意到250天年线在不断下降?他一定在想:如此重要的均线这家伙都不会看。
而事实上,以250天为均线参数,仅仅是因为一年约有250个交易日,它和市场实际的循环周期没有任何关系,也无法直观地揭示目前的这个循环周期究竟属于什么性质。因此,我提醒他应该去看看360天或380天线:该线从1998年8月停止上涨后,一直维持着一种横向运行态势在高位平走。均线的高位平走是最重要的信号之一,我称之为平走法则:凡是重要均线高位平走的调整,都是一种平势型整理,是明显的上升中继整理。由于一个完整的循环周期以380天为基本单位,因此380天均线在高位长时间平走,意味着1510点的调整必定是一轮平势型调整,其C浪的低点就在A浪的低点附近,这一整理周期完成后,大盘必创新高。
二、对任何一条重要均线的第一次远距离攻击都不会成功。
它是1995至1996年间由广州技术分析家金光率先提出来的。虽然只是葛兰碧均线八法中的一法,但葛兰碧说得不够严密,他仅仅是说当股价从均线下方反弹至均线处,可考虑卖出;当股价从均线上方跌到均线处,可考虑买进。而金光加入了3个关键词:一个是关于均线性质的“重要”;一个是关于空间的“远距离”;还有一个是关于频率的“首次”。这是我们运用移动平均线时的一个重要指引。我称之为距离法则。
一位亏得只剩数十元、天天泡在某一固定股评授课点、思谋着通过讲课赚钱的人后来看到了这组文章,于是在高人指点下,开始了他的股神生涯。这位高人后来告诉我,当时他指点的第一招是,不要直接用45天、90天等,可加减几天,将45变成47天或43天,90变成89或99。第二招是起一个能唬人的名称。第三招是用最通俗的语言,以最直截了当的方式说出来。由于这组均线中有360天,正好与江恩的360度之说重合,于是,经改头换面后,著名的江恩八线就此诞生了。至于某某线为工作线,只是寻常股评家常说的“站上20天线就做多,跌破20天线就做空”的另一种说法。“线上阴线买,买错了也要买;线下阳线卖,卖错了也要卖”等,不过是“对任何一条重要均线的第一次远距离攻击都不会成功”的一种哗众取宠的说法而已。
事实上,在实际的运用中,我们根本无法确定哪一条均线会永远成为线上阴线买的均线,也根本无法知道哪一条均线是线下阳线该卖。无论你指定哪一条均线,我们都可以在实践中找到比成功的例子更多的反例。这里绝对需要由其他方面的分析配合。
当你急于找到一条捷径,一劳永逸地解决操作问题时,你就会放弃自己的眼睛,而去相信耳朵。当你为市场的变化无常感到迷惘时,你就会放弃自己的思考,而去轻信所谓的绝对真理。股神的命门大体就在于此。
由于篇幅限制,余下内容我们下期继续。至于目前大盘的基本态势,大家可先观察一下180、360、720天这3条均线,以及5分钟图上的360期均线的运行态势,根据这几条均线,对大盘的短、中、长期趋势做一个大致评估,下期我们在完成均线运用基本法则的介绍后,将做专门评述,届时对照一下,看看我们是否能得出基本相同的结论。
(作者为金证导航技术暨运营总监,邮箱:jinxueweish@yahoo.com.cn)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