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23日 02:41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 李艳洁 | 来源: 中国经营报
当前我们面临区域治理的挑战,以地方政府为主体,跨区域、跨行政区划合作是最难能可贵的,这是一个新动向。地区间竞争会影响产业发展,如何将比较优势转化成竞争优势,地区间的联合战略非常重要。比如省级主体意识的觉醒,进行区域内部跨行政化的规划设计,同时更有利于将好多县市一起打包做宣传。甚至出现不少跨省区的产业合作。其中,城市功能和产业集群主题化应该是超越行政区划藩篱、体现市场力量的趋势,如“健康城市”“物流基地”等。这个趋势要和市场结合,考虑产业链和产业变动趋势,要突出区域或城市群的品牌效应,优化成本,共享资源。
我们现在的城市营销更多地像对外宣传,考虑的是把城市整体形象变一变,一个口号,一个标识,一个广告或者一个活动,来吸引眼球。缺乏深层的战略诉求,更缺乏耐心细致的规划。从手法上来讲,城市营销要关注市民、企业、投资者和游客的满意度,但要做到这点,谈何容易,更不可能一蹴而就。真正的城市营销,其用心的细微,可以小到诸如应该修哪条路、怎么修来满足需求、改善环境和形象等等。这涉及到政府的公共服务精神,涉及到制度柔性化和公共治理。目前看来,政府在这个层面的专业性和责任心缺乏保障。
更重要的是,城市营销要配合城市发展愿景和功能定位。根据城市战略定位,它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发展环境都要进行针对性的建设,都要有相关性的特色。产业的背后是人,是投资者、从业者、顾客和消费者,不同的人群,对环境的要求是有区别的。此前,南方某城市要做城市营销,先在北京搞了一台晚会,请了很多大腕,又组织了一个论坛。它的很重要的一个营销成功的标准是要有一个国家领导人参加、省里的书记或是常务副书记来参加。但它的城市营销的战略诉求和后续跟进计划在哪里?营销的长效机制,特别是体制机制适应和改革计划在哪里?没人关心这个。这就很危险,城市营销不能变成城市烧钱买秀,更不能变成官员作秀。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