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根子在于明确监督主体

2011年07月23日 11:15 来源:中国经营报

  储昭根

  从中央部门已公布的三公经费看,除审计署细化到因公出国的人次、接待国外来访的人次、每辆公车的平均费用外,大多数部门语焉不详,惜墨如金,只是交代几个简单个项的金额,粗糙相加的总数,让老百姓看不懂。公布形式也是五花八门,有的周末公布,有的半夜公布,有的则在子栏目公布,非常隐蔽。

  更让舆论一片哗然的是,住建部7月18日公布“三公经费”账单,在公务接待费方面,去年决算和今年预算分别仅为26.07万元和13.95万元。而中科院去年公务接待费为9995万元,平均每天接待费为27万元,比住建部全年还多1万元。是会计核算方法不一致,还是老实的实话实说了而滑头的则打了埋伏?

  由此可见,三公经费目前还缺乏相对客观的比较标准。我国现有的财政支出预算体系中,一般由粗到细分为“类”、“款”、“项”、“目”四个级别。但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设计中并没有专门的“三公”经费科目。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要求,目前中央财政预算支出的公开状况由部分重点支出公开细化到“项”,其余非重点支出公开细化到“类”。对是否公开细化到“目”并没有提出明确要求。这样,公众既看不出这些花费是否真实,也难以判断这些花费是否合理,依然是云里雾里。

  同时,国务院要求中央部门公布的三公经费只限于财政拨款的部分,而在很多实权部门,财政拨款之外的行政收费、尤其是各单位不纳入财政预算的“小金库”往往是三公消费的重要来源。

  公开三公经费原本是温家宝总理及其领导的国务院取信于民的“妙招”。多年来,一直有媒体报道,我国三公开支一年大约9000亿元,可以建一两个三峡工程了。中国政府的行政成本过于高昂近年来饱受诟病,这也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而且,三公经费早已是隐性腐败的温床,与三公相应的潜台词是“特权”、“享受”、“浪费”,正是这些潜台词的存在,使三公消费最为民众所诟病,且沉疴已久,积重难返。把“三公”消费真正放到阳光下,公开透明,是预防和遏止腐败滋生与蔓延的重要举措。

  不仅如此,一个没有预算的政府是不透明的政府,一个不透明的政府不可能是民主的政府。一句话,财政不透明就没有民主。公开三公经费,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将是中国改革的最佳突破口。中央可以把财政公开作为改革“多米诺骨牌”中的首张,然后带动预算透明化体制改革,进而影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渐进并影响深远地切入政治体制改革。

  总的看来,中央部委晒三公经费仅是一个开始。中央应该尽快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财政公开制度。中央部委公布了,地方各级政府也必须尽快跟进;而且 “三公”经费晒出来了,为防止原来公款送礼等腐败转移到其他项目中去,就得加大公开项目,真正实现阳光财政;更进一步,应该像香港特区政府那样,细化、严格到一张公务用纸、一张桌椅的使用和维修都有规定,对所有的公务车使用统一标识牌照,且对公车使用进行严格的时间、地点、油量、里程等登记;对公款请客报销要附上菜单和出席人名单,对公费出国也要附上详细的日程和活动安排等等都应详细记载,让政府用每一分钱都接受监督。

  最为关键的是,对那些拖着不公布,或者公布情况不实的部委领导人应该及时查处并纠正,做到杀一儆百,否则现在轰轰烈烈地晒三公,真正的效果不大,公开三公经费的根本在于明确监督主体。但在现行体制下,人大似乎在预算上始终监督不力;多数民众则是操不了这份心,而媒体所能做到的恐怕也只有传递消息与呐喊了。随之而来的是,晒三公的力度及随后改革的程度,恐怕进一步地考验中国政府及其领导集体的团结程度与决心。

  作者系战略观察学者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