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25日 01:37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根据澳大利亚政府近期公布的“碳税”计划细节,碳排放价格确定为每吨23澳元(约合25.07美元),定于2012年7月1日正式实施,其征收范围涉及约500家企业。这其中不乏在澳投资和经营的中资企业。
至此,饱受争议的“碳税”计划似乎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地步。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澳大利亚相关部门不考虑相关中资企业的特殊情况和合理诉求,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推行“碳税”,可能给相关项目、尤其是磁铁矿项目带来严重影响,并对当地投资、贸易和就业等诸多领域造成冲击。
据了解,目前不少中国钢厂已在澳投资或兴建磁铁矿项目。较之赤铁矿,磁铁矿的原矿品位较低,须在澳本土经加工提高品位后方能出口,而这一过程能耗较高,碳排放量较大;不过,在炼钢过程中,使用磁铁矿的能耗低于赤铁矿,从而减少了钢铁生产价值链的总体碳排放量。
遗憾的是,澳大利亚相关部门迄今尚未承认磁铁矿的上述“跨境”减排效果。对此,一位不愿姓名的驻澳中资企业负责人表示,如果决策者不考虑磁铁矿在产业下游的节能特性以及全球减排效应,予以免税或给予补贴,相关项目势必面临更大“碳税”义务,从而处于竞争劣势,这对相关企业无疑有失公允。
他告诉新华社记者:“较之可直接开采出口的赤铁矿,磁铁矿投入高、利润空间小,如果再加上‘碳税’负担,无疑会进一步加大投资风险,拉长投资回报周期,严重损害竞争力。”
另外,着眼减排之际,“碳税”决策者理应看到,磁铁矿本身的建设和运营将给澳大利亚带来大量就业机会和社会财富。磁铁矿的开发将使目前澳铁矿储量提升34%,这将帮助扩大澳出口铁矿产品的种类,进而增加其国际市场份额,同时为政府带来大量税收。
由此可见,不论从减排措施的公允性,还是从社会经济层面考虑,澳方在制定“碳税”政策过程中,均应对磁铁矿项目给予适当关注和补贴。
自今年2月“碳税”改革动议出炉以来,澳联邦官员多次表示,“碳税”公平合理,且不会威胁工人生计;如果澳大利亚不实行“碳税”,将损害国际信誉。
然而,如果“碳税”缺乏全球视野,抹杀磁铁矿等项目的减排特性,又何谈“公平合理”?如果“碳税”导致相关中资企业遭受不公待遇,并造成大量失业,又何谈“工人生计”?如果决策者无视海外投资者的合理诉求,又何谈“国际信誉”?
毋庸讳言,酝酿中的“碳税”以及“矿产资源租赁税”(MRRT)改革均体现了澳当局在矿业繁荣条件下,力图夯实财政基础、履行国际减排义务、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初衷。然而,相关领域改革缺乏先例,现实情况敏感而繁复,稍有不慎即可能给投资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并直接损害澳大利亚作为投资目的地的声誉。
澳方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市场是支撑澳经济强劲增长的重要基础,中国投资是促进澳相关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唯有及时回应中资企业的基本关切,消减改革动议给投资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才能避免改革未动、人心浮动的局面,才能促进中澳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新华社)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