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业内人士认为:国际板时机是否成熟争议仍存

2011年07月26日 01:19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蒋飞

  近期市场又有国际板即将公布相关细则的传闻,但一些经济学家却认为当前并非推出国际板的最佳时机。《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国际板何时推出仍有待国务院最后决策。

  “直到最后时刻,国际板的细则都有可能发生变化。”针对有媒体报道的国际板“细则”,某外资投行中国区业务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事实上,关于国际板最大的争议集中在市场扩容与资金供给的矛盾,一些学者从市场实际出发主张“缓行”。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日前接受第一财经频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供求关系和配套的法律制度是当前制约国际板的两个因素。他表示长期看好国际板的建设,但是目前我国仍处在货币紧缩的状态,市场供大于求,贸然增加供给对市场的影响比较大;其次,诉讼制度还不健全,一旦发生侵害投资者利益的情况,可能会产生麻烦。

  A股本身长期估值偏高,定价机制更有利于融资者,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扩容的举措都容易背负“圈钱”的负面舆论。开国际板也因此招致了更多的反对声音。究其根源,在于A股市场是否建立起一套成熟的机制,让投资者与融资者充分博弈,均衡两个方面的利益。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著名经济学家华生正是从市场机制的角度对国际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长期来看,国际板是需要的,但任何事情都应当有节奏地进行。创业板运行时间不长,市场容量不大,许多问题仍亟待解决,市场约束机制也刚刚见效,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集中力量发展创业板,实现其估值合理化。

  不过也有学者指出,A股定价偏高是结构性的,主要集中在中小市值股票,但是大盘股的估值已经接近于境外成熟市场。

  一些经济学家还指出人民币资本项目下不可自由兑换也是国际板需要面对的问题。但投行界人士认为,国际板与货币政策改革并不一定要分孰先孰后,二者其中之一走在前面都能对另一方面有所促进。国际板允许发行人将融资获得的人民币结汇汇到境外,这样就促进了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使用,是渐进性放开人民币资本项下管制的一个步骤,有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