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泰可特增资 丁书苗叫价15倍市盈率

2011年07月26日 03:0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罗诺

   是抽身而出,抑或继续火中取栗?

   对于曾对高铁概念公司产生投资冲动并已经付诸行动的PE们而言,这已经成为了近几个月以来一直困扰其左右的问题。

   “现在心情的确有些忐忑不安。”7月25日,北京一位资深的私募人士向记者如此描述道,其手中正有大笔资金砸向了高铁概念公司。“在投资这个行业时候,我们主要是看目前国家对于高铁投资的整体大环境,其次则是有关标的公司在该高铁相关行业的‘垄断性’。”

   自2011年2月底以来,随着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的落马,一条隐藏在其背后的腐败利益链条也随之曝光,此后,有关高铁的种种负面消息层出:一边是不断被曝光的高铁系统相关企业官商勾结的利益腐败,而这或将导致更多企业的利益“靠山”倒塌;而另一边却是故障不断且越发严重的高铁运行事故接连上演,引发市场对高铁投资的有关政策质疑不断。

   或许,让PE们没有想到的是:伴随着轰轰烈烈的大投资机遇而来的抑或是一场高成本的暴发之梦。

   从5倍到15倍投资市盈率的三级跳

   “早在2009年时,一家仅仅成立三年,注册资本不过100万的小公司便敢于开出了5倍市盈率的PE入资高价入股高铁概念公司,但这个价格放在两年后的今天来看,可谓是捡了很大的一个便宜。”上述北京某私募人士坦言。

   自2008年高铁“大跃进”的冲锋号开始吹响,中国每年新增铁路投资3000亿到7000亿元。2009年,铁道部更与31个省市自治区签订了加快铁路建设的战略合作协议,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指出,到2012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11万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铁达1.3万公里。这就意味着在巨大的投资拉动下,从基建、装备,再到上游零部件,整个高铁产业链正式步入超长高景气周期。

   在此背景之下,但凡涉及高铁有关产业的公司都即将纷纷鸡犬升天。

   “正当大家还在为斯时某小公司那‘狮子大开口似’的5倍市盈率的入资价格议论纷纷时,对于高铁相关行业公司的PE入资价格却已经猛然蹿至了8倍-10倍市盈率之间了。”上述北京某私募人士告诉记者。

   2010年初,武汉一家做水泥外加剂的民企引资,因为涉及高铁基建概念,一时间引得众多PE纷至沓来,欲入资其中,而最终很轻易地便引入投资6000万元,每股入股价格便达到其当年每股收益的8倍左右,而其引资的项目在2009年时,净利却仅仅只有1000多万元。

   而就在其此次引资的过程中,还有一段被圈内人当成茶余饭后笑谈的故事,称某PE最初对该项目的价格本抱有迟疑态度,但后得知有国内其他几家著名私募欲入股其中,其恐后续入股价格更被炒高,便一反常态,毅然决定提前高价入股。

   事实上,到2010年9月,刚刚完成引资的是湖北黄石的邦柯科技有限公司,便已经将其入股的价格推高至了10倍市盈率。

   但这远远不是终点。

   三个多月后的2011年初,随着一系列铁路投资政策的成果凸现,高铁概念的热潮已经铺天盖地席卷了整个投资界。

   据当时一份来自于中金公司名为《中国迎来高铁时代》的研究报告指出:“铁道部原中长期规划目标(2020年)正式提出将在十二五期间(2015年)提前实现,但我们认为,仍存在超预期的可能。”

   而此时,对于高铁有关企业的投资价格则已经从几个月前的8-10倍市盈率跃升至了12-15倍左右。

   2011年2月底,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一案案发时,其关联人士丁书苗控制的中铁泰可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下称“泰可特”)恰逢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增资扩股,其开出的价格更是高达惊人的15倍市盈率入资的天价。

   “如果不是刘志军在此刻落马,这家与其关联度极其高的公司即使是如此高价,也同样会引得各路PE蜂拥而入。”一位曾欲参与“泰可特”的知情人士向记者坦言,对于高铁概念而言,“靠山”的垄断作用是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在大的政策环境不变的情况下,根本不用担什么大风险,这样的吸引力自然足以抵挡其入股价格过高的风险。

   PE的忐忑

   而在铁路反腐飓风以及随之而来可能出现的有关高铁政策重调的背景之下,一批PE投资者们的高铁梦正在经历裂变。

   “我们现在特别关注‘温州动车脱轨事件’的后续处理方式。”7月25日下午,沪上某国内顶尖私募掌门人在赶往机场的路上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这对于投资高铁概念项目的PE们再次敲响了警钟。如果说高铁的反腐风潮让那些仅仅因公司有‘背景’垄断为由便向其投以巨资的PE胆战心惊,那么近期不断引发的越加严重的高铁事故,也或将为这个高热的行业降降温。”

   由中国铁路垄断体制之下形成的这条产业链,竞争规则不透明,很难让投资人高枕无忧。

   上述沪上某国内顶尖私募掌门人认为,事件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在资本市场中有关高铁概念的投资将遇冷。“但我们认为,目前的有关高铁突发的种种事件,在客观上应该是不会影响到我国高铁政策发展的大方向的。”

   “我们之所以担心的还是,最近接连发生的有关高铁事件,将导致高铁概念冷遇维持多长时间?而有关的政策是否会因此发生微妙的变化?后续是否又将有哪些不为人知的高铁发展的问题暴露,而随着问题的不断暴露,有关政策又将最后如何调整?”上述北京一位资深的私募人士向记者坦言,“令人忐忑的不是已经暴露出来的,而是还有哪些未被发现。”

   “从另一方面来说,‘动车追尾脱轨’事件或许将促使有关部门更加严格把关高铁建设的一些制度和环节,那么对于投资于其中的PE投资者,也将有一个更加公平透明的投资环境。”上述沪上某国内顶尖私募掌门人表示。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滚动新闻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