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不该发生的事故为何发生?

2011年07月26日 05:40 来源:东南快报

  近40人死亡,约200人受伤——7月23日,这是令中国铁路人心中悲痛的日子,也是中国铁路史上让人悲伤的一天。

  追尾!这本应局限于汽车行驶中较为常见的事故,竟不可思议地在身形庞大、技术先进的两列动车上发生了。

  那么,这起“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究竟是如何发生的?乘客生命不能白白消逝,人们衷心希望,事故原因能早日查明,引以为戒。

  追问

  行车安全系统为何失效?

  “我是对中国动车安全有信心的,但这次追尾事故却令我疑惑不解!”D301次动车乘客李妍婷说。

  40岁的李妍婷是天津人,一家五口从天津上了车。进入温州永嘉站前,雨越来越大,闪电频繁,李妍婷感觉车速有些慢了。“时速大约不到100公里,列车当时已晚点25分钟左右。”D301次动车在永嘉站本不停靠,但这趟列车却在此停留了几分钟。20时24分许,列车重新启动,车速明显快了不少。

  此时,D3115次动车正在前方不远处行驶,且车速明显慢于D301次。两车距离在危险地缩短,但没有人意识到——无论乘客、动车司机,乃至后方列车控制指挥中心……

  20时38分,在温州市鹿城区黄龙街道双坳村下岙处的瓯江大桥上,D301次列车高速追上前车。

  剧烈追尾撞击,令D3115次动车组列车第13至16节车厢脱轨,D301次动车组列车第1至5节车厢脱轨,四节坠落桥下,其中1节车厢悬空,一头卡在高桥上,另一头插在地下,犹如一个巨大惊叹号!

  按照列车运行常识,无论是一般电力机车,还是高端动车,都装载有防止相撞和追尾的安全闭塞系统。这套系统可以有效测定列车速度,对位置进行定位。但是这套至关重要的行车安全系统却在最关键时刻失效了,这是为何?

  “按照正常的情况,列车不应该发生这样的追尾,但它就是发生了……”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说。

  追问

  列车调度管理是否到位?

  在安全生产专家和铁路人士看来,列车追尾是很荒唐的事,其中人为、管理因素不容忽视。

  “即使列车信号设备失灵了,电话总能沟通吧?咋能撞上呢?”不少乘客这样发问。

  列车体积大、速度快,刹车距离至少以数公里计,高速行进的动车刹车距离则更长,防止列车追尾不可能凭司机目测。列车行进中,不仅有一套行车控制系统,更重要的还是要听从调度中心指令。

  “管理责任不容懈怠,任何一起事故必定是破坏了种种制约原则才导致的。”清华大学教授、管理学家陈国权这样强调管理的重要性。

  2008年4月28日发生的胶济铁路特别重大交通事故中,两列火车相撞正是内部管理混乱造成的,是一起典型的责任事故。

  “海恩法则”是安全生产管理上一条著名原理,它核心要点提醒人们:事故背后有征兆,征兆背后有苗头。

  事故发生的甬温线调度管理归上海铁路局管控,而从北京南开往福州的D301次动车是7月1日铁路调图后刚刚开通运营,其在京沪段走京沪高铁铁路线。“开通不到一个月就出事,这着实令人叹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铁路业内人士说:“其实近来频频雷击事件导致列车晚点,本就应该引起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像防止追尾,别说是动车,就算是普通列车,也会有极为严格的安全操作、调度指挥规范。即使雷击导致信号失灵,但列车终究是归人来管理,“车是死的,人是活的”。

  据两车乘客回忆,撞击时,前车D3115次动车时速大约20公里,而后车D301次动车时速则在100公里上下。如果调度正确,且两车驶出永嘉站时间相差约10分钟,后车应该有充分时间停车,这起事故应涉及信号系统和调度管理系统等方面问题。

  “这绝不是天灾!事前一点征兆也没有,应有调度失控原因,没有协调好。”D301次动车乘客刘义鑫说。

  追问

  平安能否不用鲜血来换?

  不少乘客反映说,这起事故暴露出的其他一些细节问题应引起重视。比如,目前动车座位没有安全带,会让一些乘客碰撞受伤;事故发生后,动车包厢门打不开,玻璃敲不碎;车厢内也缺少救生锤;乘客逃离列车后,高架桥轨道两侧本可作为逃生通道,但失修严重,增加了逃离难度……

  乘客刘义鑫说,列车出事后,好不容易找到救生锤,但三个人轮流砸玻璃,还是砸不开。“后来听人说,砸窗有很多注意事项和技巧,但当时慌成一团,谁会去琢磨?”

  D301次动车15号车厢乘客孙女士则说,动车是不是应该像飞机一样,乘务员一上车先对乘客进行安全培训,可我们动车上,不少乘务员还是延续着在旧时列车上的习惯,忙着卖饮料、扑克、书赚钱。

  温州康宁医院参与救护的医务人员说,如果动车有安全带,伤亡可以减少一大半,因为很多受害者都是被甩离座位撞到硬物后,造成头部、胸部、腰部受伤。

  这是一起不该发生的事故,遇难乘客的血不能白流,这令人痛心,更令人警醒。据新华社

  相关新闻

  2007年我国就研制成功自动防追尾系统

  据了解,自动防追尾系统也叫自动闭塞系统。据央视报道,早在2007年,我国就已经研制成功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自动闭塞系统。

  自动闭塞系统的原理大致是这样的:铁轨上安装有一个个类似传感器的接收装置,只要前方列车的车轮压上钢轨,“前方有列车占用轨道”的信息,就会通过铁轨,传送给后方列车和调度中心。后方列车接到前方列车的位置信息后,会调整速度,以保证两车之间有个安全的距离,这个安全距离也叫闭塞区。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王梦恕介绍,自动闭塞系统要求6公里以内没车的时候才可以开行,距离前车4公里内就亮黄灯,提示减速。距离2公里时会显示红灯,提示要停车。

  除了通过轨道有线传输的信号,两列动车之间还拥有移动通讯,动车间的无线信号传输不受人为因素控制,只要靠近到一定距离,后方车辆就能收到前方车辆发出的信号。

  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交通运输系的姚老师说,他所了解到的情况是,后面那趟车即D301次动车,在运行中并没有收到红色信号灯指示,一路是绿灯。“至于为什么全是绿灯,没有一盏红灯,可能是信号设备在强对流天气下出现故障导致。”据都市快报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