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第二届宁洽会“向西开放”

2011年07月27日 00:0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本报记者李涛

  近日出入中国银川河东机场的人流中,阿拉伯面孔呈激增态势。从东部沿海先行开放到区位地缘开放时代,“向西开放”正在绽放异彩。“我们来中国谈生意”,名叫拉卜杜拉的巴林客商一语道破:“这是我第二次来宁夏,准备参加中阿经贸论坛。”

  伴随着中国“向西开放”步伐的加快,来自阿拉伯及其他伊斯兰国家和国内各地的考察团络绎不绝,这让成功举办2010年宁洽会暨首届中阿经贸论坛的宁夏这一中国西部腹地,愈发热闹起来。

  前不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商务部部长助理李荣灿在会上表示,作为中国面向阿拉伯国家开放的重要门户和中国同阿拉伯各国企业开展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中阿经贸论坛是中国为推动与阿拉伯国家交流而采取的一项战略举措,并宣布2011中国(宁夏)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暨第二届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将于今年9月21日在宁夏举办。

  作为承办方――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王正伟面对责任感触颇多,他对200多国内外记者作了如此表示:“能把中阿经贸论坛放在宁夏举办,这本身就体现了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对宁夏的充分信任和关心支持。”“中阿经贸论坛不仅是宁夏的,也是全国的,更是阿拉伯国家和其他伊斯兰国家的。”

  出于发展的需要,目前中国面向东北亚、东南亚、中亚等已成功构建了东北亚博览会、东盟博览会、亚欧博览会等国家级盛会,这些平台作为公共外交的场所、区域交流的中心,正在“向北”、“向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商务部经贸研究院研究员徐长文曾对媒体表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互补的贸易结构令双方的经济关系日益密切;中国需要中东的石油,而后者则是中国服装及其他消费品的大买家。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经济互补性强,系统性推升了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双边贸易规模和水平。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0年中阿贸易额再创历史新高,达1454亿美元;同年中国在阿拉伯国家累计实际投资额超过150亿美元,在大型机械制造、家用电器、汽车组装等领域的投资项目不断增多。阿拉伯国家在华投资累计投资额达25.8亿美元;中国企业参与阿拉伯国家经济建设金额达925亿美元。

  中阿经贸合作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多元化的发展势头,中国和阿盟互为重要贸易伙伴的关系不断加深。如何打造向阿拉伯世界开放的平台、构建中阿全方位交流的桥梁,宁洽会暨中阿经贸论坛吸引着国内外舆论的强力关注。

  就即将启幕的第二届中阿经贸论坛而言,中阿经贸关系研究中心杨言洪认为,一方面中阿经贸关系已发展到了很高的层面,一方面彼此还缺乏系统性的了解。而中国和穆斯林国家在新形势下,“都有拓展国际发展空间、维护外部发展环境的客观要求,以一个定期定址的论坛方式增进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相互的了解、加强中阿两大文明的对话、推进中阿双边经贸关系的深化,意义重大。”

  历史上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曾由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通联,开创过两大文明交流发展时代,当前的中阿经贸论坛现实价值也比较明显。与阿拉伯及其他伊斯兰国家建立交互的平台和门户,有利于双边应对通胀等金融危机的余波影响,有利于国家和宁夏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内有利于中国西部沿黄经济区、能源金三角战略纵深,对外有利于对接向西开放。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