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如何护好电梯安全“软肋”

2011年07月27日 08:51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产品质量占三分维护保养占七分

  如何护好电梯安全“软肋”

  □本报记者史玉成/文

  随着电梯越来越多地融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其安全状况备受关注。业内人士常说,电梯安全,三分在本体质量,七分靠维护保养。电梯投入使用后,维护保养不到位、安装维保等环节的违规操作,成为当前许多电梯事故的重要原因。

  要解决这个问题,保障电梯的安全使用,使用单位、维护保养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是关键。

  市场“大蛋糕”下的恶性竞争

  截至2010年底,我国在用电梯总数已达到162.8万台,并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这样一个迅速膨胀的市场,不仅吸引了电梯制造商,还使一批人将目光盯上了需求巨大的维保市场。在市场“大蛋糕”的吸引下,众多大牌电梯制造商也纷纷加入竞争激烈的维保市场。

  在我国电梯使用量最多的城市北京和上海,今年在用电梯已达到13万台左右。据上海市质监局特设处处长张德智介绍,当地的电梯维保公司达到300家,其中40多家属于电梯制造厂家,其余的都是社会维保公司。北京市可以进行电梯安装、改造、维保的企业也有306家。按照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法则,维保质量好的公司应该占尽市场。事实却不尽然。一些规模小、能力弱的维保公司还“坚挺”地存在着,并把其他公司拉进了低价竞争的漩涡。这其中的始作俑者就是电梯使用单位。

  据上海市电梯行业协会副会长梅水麟介绍,电梯完成安装投入使用后,物业公司要委托电梯维保单位对电梯进行15天一次的维护保养。而不少物业公司从业主那里收取包括电梯维保费用在内的物业费后,为了赚取更多利润,便选择那些报价更低的电梯维保单位签署合同。

  “我们有时真是气晕了。”说起竞标时的一些遭遇,获得A级资质已20余年的北京首华优力维特电梯有限公司书记兼运行负责人郭奇梅表示,一台电梯一年的维保费用至少应在6000~7000元,而在竞标时有的公司竟能报出3000元的价格。“这种价格只有两种办法,一是压缩维保成本,擅自减少维保次数,虚填维保记录;二是降低维保人员支出。”

  在电梯维保业内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昨天拔麦子,今天修电梯。”它一方面反映了目前电梯维保业中人员素质较低,有经验的维保人员缺口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低价竞争造成的恶果。“保障电梯安全,维保工作是关键,而维保人员的技术水平是决定维保质量的关键因素。刚入行的人一般是按照条文规定进行维保,要发现电梯安全隐患则需要至少七八年的工作经验。”梅水麟告诉记者,有的国家对电梯维保人员的要求是15年以上安装经验、10年以上维保经验。据张德智介绍,上海电梯维保市场上,老师傅与“生手”的收入能相差2~3倍。一些维保公司无法给出较好的待遇挽留高水平技术工人,同时又陷入低价竞争,只有通过招收一些价廉的外来务工人员,降低成本。“按照《劳动法》,维保公司必须给员工上社会保险,但在我们业内,不上社会保险的很多,这样公司的成本降低了。”郭奇梅说。

  记者了解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这就首先明确了电梯使用单位具有安全主体责任。《条例》还规定,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对其维护保养的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那么,物业公司是否确认过这些维保单位的工作质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维保企业负责人坦言,对于这种低于正常价格的维保,质量打折双方都心知肚明,在利益面前,“安全”、“责任”都被抛在了脑后,只要不出大的事故就行。

  多管齐下推动主体责任落实

  面对电梯维保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近年来,质监部门不断加大对维保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去年,在当地质监部门的监管下,上海有3家C级电梯维保公司因多次出现问题而自动退出了市场。今年5月,北京市质监局也联合北京电梯商会对北京市12家维保单位进行了抽查,抽查内容包括企业资质、公司业绩、公司管理等方面。梅水麟强调,眼下应该尽快修订《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试行)》,进一步明确因维保发生质量安全问题的退出程序。同时通过向社会公布维保单位工作质量状况,让业主和群众了解电梯维保单位的有关信息,发挥他们对电梯维保单位的监督、选择作用,通过市场手段促进维保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

  “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外部力量推动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企业自身。”郭奇梅坦言,电梯使用维保单位应强化责任意识,时刻牢记“安全”二字。为了防止维保人员工作走过场,北京首华优力维特电梯有限公司制定了严格的工作制度,要求维保人员上报每天的工作计划,并细化到每天每台电梯在什么时间维保,维保部负责人将在这个时段实行抽查。今年7月1日开始,北京市质监局联合北京电梯商会启动了“五星级电梯维保企业”评选活动。北京电梯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彭金声说,这次活动的目的就是要把评选出的优秀企业向用户推荐,鼓励维保企业做大做强,促进北京市电梯维保市场的健康发展。

  据了解,目前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正在研究制定《电梯安全监察规定》,进一步明确并促进电梯使用维保单位主体责任的落实,提高电梯安全管理水平。一些地方质监部门也在尝试通过科技手段,对电梯维保工作实施动态监管,督促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最近,北京市质监局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电梯运行安全信息监测系统,将电梯监管、维保管理、安全预警、人性化管理乃至检验模式整合成系统化的多维监管体系,电梯维保是否到位、电梯运行是否安全,在监控信息平台上一目了然。《中国质量报》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