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时代评论]储昭根:中国需在南海发挥大国作用

2011年07月28日 07:18 来源:时代周报

  储昭根

  7月21日,中国和东南亚国家正式批准了一项各方在南海的行动指针,以推动2002年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更具体化。《华尔街日报》称,这是经历数月紧张之后南海地区第一次传来积极消息;法新社则将其比作控制危机的“电路保护器”。有中国媒体认为,这对推动南海和平和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为推动落实《宣言》进程、推进南海务实合作铺平了道路。

  行动指针的签署仅标志着围绕南海争端的解决出现一丝进展,但各国就该海域主权划分的分歧及达成更广泛、有约束力的协议似乎仍遥遥无期。正如印尼《雅加达邮报》21日报道的标题那样:《中国、越南都笑了—就一会儿》。

  接下来,中国和东盟将就具法律约束力的《南海各方行为守则》(CodeofConduct)展开谈判。今年较迟时,双方就南海问题成立的联合工作小组将在中国举行第七次会议。更引人关注的是,中国态度发生了微小变化,改变原来一贯主张并始终致力于通过与有关国家的双边直接谈判和友好协商解决争议,转而同意在一个多边论坛讨论这一问题,这表明中国对南海问题国际化、多边化的默认。联想到2002年的11月4日第六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实际未阻止相关国家侵占南海资源,而随着美国“重返亚洲”,美国利用中国与南海周边诸国的争议,持续强化其对于东亚地区之影响力。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区域外大国也在南海地区跃跃欲试,以博取有利于自己的地缘政治利益,大有趁机“捞一把”的冲动。这就意味着南海问题继续久拖不决,将使南海纷争面临着复杂化、长期化的可能。

  解决南海纷争是中国大国崛起的“试金石”。首先,南海是中国的国际战略通道。笔者曾多次指出,中国对外贸易90%以上是由海上运输来完成的,80%以上的进口原油必须通过南海战略通道才能运抵中国沿海。中国通往国外的近40条航线中,超过一半以上的航线经过南海海域。失去南海,中国的“海上珍珠链”战略就没有任何意义。所以近来,这里又被称为“中国的加勒比海”,地缘战略家尼古拉斯?斯派克曼则称其为“亚洲的地中海”。因此,如何保持海上战略通道畅通,不仅关乎经贸发展,还关乎国防安全。

  再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如果南海为中国所控,势必让东南亚落入中国轨道,这将大大影响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力量平衡。更不用说,南海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数据显示,南海海域有含油气构造200多个,油气田大约有180个,大概在230亿-300亿吨之间,相当于全球储量的12%,约占中国石油总资源量的1/3,我们称之为“第二个大庆”。中国在自己的领海有如此丰厚的油汽资源,何必舍近求远到中东或非洲?

  还有,尽管中国与东盟建成了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由贸易区,2010年贸易额达2927.76亿美元,且连续几年保持30%以上增长率,中国将成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东盟也将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但主要由于南海问题及对中国崛起的恐惧,让东盟出现了经济上依赖中国的同时,政治上却越来越依靠美国的奇特现象。自改革开放以来,东盟曾一直是中美缓冲地带,他们知道中美冲突对他们不利,中国不稳定,大量难民外逃对他们同样不利,但现在部分国家却成了联合区域外大国的反华最前线!这种局面的形成对中国极为不利,对中国的崛起形成了最大的考验。

  或许,所有这些,多数人可能都看见了美国的“影子”,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南海周边区域出现领导力真空。应该看到,无论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多少次强调“美国在南海拥有战略利益(strategicstake)”,也无论美国航母在中国周边怎么逛,美国为他国领土、倾其全力、竭尽其所有资源与中国一拼的可能性是零!美国的错误在于,不断到印度、印尼呼喊他们发挥领导作用,却忘记了在亚洲,乃至世界上能与美国合作且发挥影响,更多的只能是中国;而中国需要注意的是,避免被韬光养晦、“和平主义”严重绑架,必须在关键地方、关键时刻发挥出大国领导力!

  作者系知名国际战略学者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