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8月01日 01:4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蒋飞
又一次到了形势严峻的时候。国内的通胀或许将在7月见顶,但美国却有可能再次大印钞票挽救自己脆弱的国债市场。流动性潮水一旦来袭,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何以应对?
经过半年多的货币紧缩与价格调控,市场普遍预计通胀将在7月见顶,因此即将于8月上旬公布的7月各项经济数据尤其是CPI数据至为重要。
一个“有利”的现象是,民间利率随着官方不断出台控制流动性的措施而水涨船高,融资方资金成本急剧上升,浙江、内蒙古鄂尔多斯一些地方短期借贷年化利率已经达到100%。这虽然显示出中小企业恶劣的资金环境,但也有投行经济学家认为,民间融资成本上升客观上起到了收缩流动性的作用。
然而紧缩对于实体经济的效果并非均匀分布。当民营中小企业饥渴难耐的时候,大型国企依然保持着相当高的增速。知名经济学家许小年观察到,前六个月发电量增长迅速,6月单月增长12.5%。他在微博(http://weibo.com)中评论说,这说明经济活动并未放缓,通胀压力依旧;如果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报道属实,只能解释为大国企未受货币紧缩影响,仍以较高速度增长。前景恐怕不是滞胀,失业和通胀并存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对于国内经济来说,最让人担心的并不是经济增速的放缓(这已经无可避免),而是随之而来的失业。如果经济增速下降到一定程度以内,尚能保证充足的就业,那么或许中国经济能够“习惯于”这种相对较低的增长。短期内可能还不需要为失业问题过于忧虑,因为就业人口本身在减少,很多企业遇到的最大问题甚至不是资金紧张,而是用工难。
上面分析的是国内的情况。就在中国经济的观察者们觉得各种负面因素已经充分消化的时候,外部的不确定性又一次降临。美国两党就国债上限的僵局无论走向何方,对于中国经济都很难说是正面的。
美国国债违约当然是最坏的情况,但即使不违约,美国继续新发国债,而美联储为了维持国债价格,也必须继续买入这些国债。这意味着再次启动印钞机将是大概率事件。至少伯南克至今从未说过不会有“QE3”。
做一个简单的考察可以发现,美国第一次量化宽松使得美国股市大幅上涨,而第二次的“边际效应”却在递减,股市涨幅没有上一回那么大。而香港股市在第一轮印钞刺激下上涨,接下来第二轮基本上是在横盘整理,A股则出现较大下跌。以此观之,“QE3”对于股市而言前景不妙。
以上的判断从政策的逻辑上也是说得通的:为了吸收美国量化宽松溢出的流动性,新兴市场过去一年的时间里一直在拼命紧缩。中国的紧缩政策已经让中小企业和股市受到负面影响,还能怎么紧呢?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