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以上市公司带动全产业链发展

2011年08月01日 09:02 来源:经济日报

  四川新华发行集团(下称四川新华)从2003年6月被中央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首批试点单位起,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开始全力推进体制、机制、技术3大变革,实施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基本搭建起现代大型企业基础架构之后,随即剥离主营业务,按照上市公司标准发起组建了新华文轩股份公司,实行分业经营。2007年5月底,新华文轩在香港H股成功上市,募集资金22亿港元,成为首家在境外上市的出版发行企业。

  转企改制以来,尤其是新华文轩上市后的4年,集团发展硕果累累:资产总额2010年89.57亿元,4年平均增速达13.32%;营业收入2010年42.42亿元,4年平均增速达18.2%。2009年度在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全国发行集团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中位居全行业第一。先后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优秀企业、文化企业30强、中国服务企业500强等荣誉。

  2010年,新华文轩抓住国家鼓励跨行业、跨地区、跨媒体并购扩张及上下游产业链一体化整合的政策机遇,确定了跨地域、跨行业经营和重组的发展思路。除了通过建设全国销售网络、大力开展战略投资及股权投资,突破区域局限和行业局限,还充分利用上市公司平台推进产业链的完善。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新华文轩于2010年6月22日正式与四川出版集团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12.55亿元人民币的对价持有出版集团所属的15家出版单位的100%股权,在出版行业首次以股权整合方式完成了本省出版发行资源的整合,完善了出版发行产业链,增强了主业的整体实力。目前,新华文轩立足于大众、专业、教育3大出版板块,各出版单位走差异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道路,年出版图书近5000种,2010年出版图书码洋9.37亿元。在报刊出版方面,新华文轩拥有《四川画报》、《龙门阵》、《新潮》、《大自然探索》、《红领巾》、《少年时代》等14个报刊,涉及人文、青春文学、行业、少儿、教育、科普、时尚等7大类。

  在完善产业链的同时,四川新华还积极创新经营思路,探索出新的经营方式和盈利模式,在主营业务中寻求突破,市场竞争力、控制力、影响力得到大幅提升。上市以来,四川新华深度挖掘教辅市场,使产品销售结构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教辅教材销售比达55:45,领先全国同行业。同时,打造以图书文化为核心,多业态、一站式消费的复合型文化商城,变“经营商品”为“经营卖场”,为增速减缓的零售业务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树立了零售连锁的标杆和行业领先的范例。成都购书中心改造后,2010年单店销售收入突破1亿元,比改造前的2008年增长41%。另外,四川新华还初步建立了覆盖各省会城市所属203个区、245个地级市、456个县级市的全国性销售网络架构。

  在做强做优主业的同时,四川新华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基本形成了与战略目标匹配的新型产业布局。结合自身优势,大力介入文化新产业、新业态。打造了“文轩网”电子商务平台和“九月网”数字阅读平台。文轩网搭建了一个专业的出版物交易平台,为上游出版社提供了开放的通道,提高了营销的精准性,建立了一个真正利益共享、开放互动的行业平台。2010年文轩网销售码洋6076万元,同比增长192%,2011年有望突破1亿元。并与北大方正等合作探索数字化教学服务,构建了基于“渠道+内容+技术”的“优课数字教室”。目前产品已成功进入山东、云南、广东、河北、内蒙古等省区市,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318万元,在全行业抢占了先机。

  另外,四川新华还积极推进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园、“新华之星”科研生产基地等大型文化产业项目,初步形成了以出版发行为核心,融城市综合体(含休闲娱乐、商业、酒店、地产)、传媒为一体的产业格局,为下一步发展制订了清晰的“路线图”。总投资27亿元、占地达1300亩的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园项目,将建成一个以文化创意、文化旅游和文化传媒为核心的复合互动型文化产业聚集区,打造国内一流国家级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基地。目前已完成了总体规划设计,计划今年动工建设。青白江物流产业基地拟融文化商品物流配送和第三方物流为一体,建设西南最大的文化商品物流配送中心及集散枢纽。其中,文化商品的物流存储能力达到60万个产品,年物流处理能力达到160亿元,可满足新华文轩未来10年至20年发展的物流需要。项目已进入规划设计阶段。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