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8月01日 14:09 来源:国土资源部网站
7月29日,科技部国土资源部赴藏工作组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进行座谈,共议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座谈会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白玛赤林分别讲话。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主持座谈会。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人民政府常务副主席郝鹏,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多吉,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多吉泽仁,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张洪涛,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主任邹大挺等领导与有关专家出席会议。
1999年国土资源大调查实施以来,西藏地质调查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特别是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近日,科技部、国土资源部组织专家领导对林芝、拉萨、日喀则等地进行了深入考察、调研、沟通和探讨,这将有效促进青藏高原地质找矿理论创新。徐绍史在讲话中强调了五个方面的看法:一是青藏高原地质研究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全球意义。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经济总量已经是世界第二,但在科技创新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的距离,需要更多具有国际水准的科技创新项目,需要更多具有全球意义的科技创新项目。青藏高原地质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特别是在地学乃至整个基础研究上具有全球意义。青藏高原又是国际地学界高度关注和激烈竞争的一个热点和前沿领域,通过青藏高原理论创新以及进一步深入研究,地球起源和演化、大陆架形成及其演变、成矿发现和机理、环境保护和灾害防治乃至气候变化,都可以从青藏高原理论创新和地质找矿突破上找到一部分答案。
二是青藏高原地质研究工作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效应。西藏作为一个环境的屏障,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我国水资源总量中西藏所占比例很大,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受矿产资源制约,一些重要大宗矿产品对外依存度超过50%;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推进的中期,对资源的需求刚性上升。所以,青藏高原地质研究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西藏通过十几年的地质工作,填补了我国1∶25万比例尺地质填图最后一块空白区,同时对西藏地质矿产有了全面认识,圈定了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和班公湖—怒江三大成矿带,评价了30多个大中型矿产地,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三是青藏高原地质研究初步实现了制度创新。目前,公益性地质工作、商业性地质工作和地勘基金如何衔接起来,是推进地质找矿中碰到的问题。通过青藏高原地质调查研究,积极地探索了一个新的机制:公益先行、商业跟进、基金衔接、整装勘查、快速突破。 青藏高原地质调查研究在制度创新上做了积极部署,而且已经初步实现了制度创新。科研与勘查、开采完全结合到一起,产学研结合真正落地,这个制度具有巨大的潜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是摔打和磨炼了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青藏高原地质调查研究先后由30多个单位、上万人次参与,每年一万多人次进藏工作。十多年来,地质工作者坚守自己的精神高地,坚守“三光荣”精神,积极在工作机制、方法、手段上主动创新。把3S技术、GPS定位系统技术、遥感监测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应用到野外找矿,获取实时数据,整合海量数据,促进历史数据二次开发,不仅成效大,而且也锻炼了一支吃苦耐劳、能胜任新时期地质工作的队伍。
五是青藏高原地质研究将持续发挥重大作用。首先青藏高原是一个大的资源平台,共同研究、成果信息共享是地学研究和解决全球重大问题的前沿阵地。其次,不仅能够推进青藏高原的地质找矿,而且能够持续推进其他地区的地质找矿。制度的生命力是最顽强的,活力也是最旺盛的,新的找矿机制将为实现找矿重大突破发挥重大作用。再次,经过实践和艰苦磨炼的队伍,继承了光荣传统又体现了时代精神,将在理论创新和找矿突破上继续发挥重大作用。
白玛赤林说,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之际,科技部、国土资源部的专家和领导对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和找矿重大突破成果进行实地考察,对此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感谢国土资源部多年来对西藏国土资源工作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关心支持。他指出,西藏面积大、海拔高,工作环境恶劣,地质工作者克服了很多困难。通过12年努力,在地质理论创新和找矿工作上取得重大突破,是送给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的一份厚重的礼物。
汪民指出,要进一步总结推广青藏经验,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借鉴青藏经验、学习青藏经验。同时,西藏地质找矿工作要从源头严把关、高标准、严要求,进一步利用好成果,谋划好西藏的矿业发展,为西藏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保障。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