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生物名副其实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3 02:29 来源: 国际金融报
本报记者 郭觐
六大生产环节缺陷,到底是不是致6人死亡的球蛋白藏身之地?到底是不是第七条命案的导火索?请博雅生物给出能让投资者投你信任票的答案。
江西博雅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雅生物”)是一家很简单的公司,简单到连实际控制人都没有,其股东名单之宽广,股权变更之“随机”,堪称“博”;博雅生物又是一家很冷静的公司,在公司卷入7条命案的医疗事故之时,处变不惊,最终化险为夷,堪称“雅”。就是这样一家生物公司于7月19日通过了证监会发审委的IPO审核,预发行1902.0311万股,募集资金约7亿元人民币,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09%。
谁控制公司
博雅生物在招股说明书中坦承公司没有实际控制人。事实上,无实际控制人的公司一般属于股东结构复杂、股权较为分散的类型,博雅生物正是如此。据招股书介绍,发行前博雅生物的股东包括高特佳、新兴生物、高特佳汇富等一批创投机构以及徐建新、张建辉两名自然人。“无单一股东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持有高特佳集团股权比例或控制其表决权超过30%。”因此导致博雅生物出现无实际控制人的情况。
但据投行人士表示,无实际控制人的公司并非不能上市,关键之处在于发行前实际控制人的情况是否发生变更及其将来可能导致的经营风险如何规避。然而博雅生物招股书中对于其股权变更的问题惜墨如金,特别是对股权更迭过程几乎只字未提,如此刻意回避历史沿革,让人不免心生疑虑。
高官做了什么
除了公司无实际控制人外,吸引投资人眼球的是公司董事之一洪大诚的亮相。与其说是亮相,还不如说是华丽转身。洪大诚,虽年逾古稀,但履历不凡:南昌市前市长、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前常委。
1997年,这位曾经主管招商引资的前市长选择弃政从商,并于2004年来到博雅生物董事会任职。招股书称,2004年至2007年,洪大诚任博雅生物董事、董事长。而其主政公司的这段时间,也恰恰是博雅生物“招商引资”最为活跃的时期。据《上海商报》报道,在2004年至2007年间,该公司进行了多达6次的股权转换,几乎成为了各路PE竞相角逐的舞台。可惜的是,2008年洪大诚选择了“急流勇退”,卸任董事长一职,只担任博雅生物董事。更可惜的是,在洪大诚“急流勇退”的这一年里,博雅生物出事了。
7条人命怎能了
2008年5月22日至28日,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6名患者使用博雅生物生产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出现不良反应导致死亡。《法制周报》在同年6月9日刊发调查报道称:“事后国家药监局的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免疫球蛋白样品存在异常,但具体原因不明。发生该事件的南昌大学二附院工作人员曾表示医院想在事发后召开新闻发布会,但却没有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许可。而博雅生物公司表示并不知情,也不知道所检测的这批样品是从医院还是从公司提取的。”
更为蹊跷的是,配合警方调查的医药代表万建国竟在审讯期间被刑讯逼供致死。而身处漩涡中心的博雅生物,处变不惊,最终化险为夷。
但是博雅生物招股说明书坦白了如下问题:第一,2008年抚州市药监局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对公司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存在GMP(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缺陷项目,不合格药品未按有关规定及时销毁;第二,
标签未严格计数发放,使用、销毁记录不全;第三,企业部分员工定期培训和考核效果不佳;第四,需冷链运输的产品虽与快递公司签订了冷链运输合同,但未严格监督快递公司执行;第五,个别批次生产记录无操作人员或复核人的签名;第六,成品留样库样品的销毁记录不全面,无销毁方式、销毁地点。
上述六大生产环节缺陷,到底是不是致6人死亡的球蛋白藏身之地?到底是不是第七条命案的导火索?请博雅生物给出能让投资者投你信任票的答案。
【延伸阅读】
博雅生物股权变动
据《上海商报》报道,作为博雅生物发起人的北京瑞泽网络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亚太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2004年4月10日分别将其持有的50.01%和20%博雅生物股权以获取股权时的价格转让给科瑞天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2006年12月27日,科瑞天诚投资控股子公司北京科瑞诚矿业投资有限公司斥资867.27万元从博雅生物原股东健特生物手中购买13.3%股权。2007年5月,科瑞天诚将其持有的博雅生物70.01%股权转让给南昌合瑞实业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6月15日,北京科瑞诚矿业投资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博雅生物13.3%股权转让给江西新兴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07年7月8日,新兴生物受让中信医药实业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清华力合创投等3家博雅生物小股东合计16.79%股权。2007年9月28日,科瑞天诚将新兴生物代持的博雅生物14.99%股权悉数转让给南昌合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