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银行业无度纷争拷问行长们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4 01:37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葛士尧

  中央政府为抑制通胀,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收缩市场上的流动性,目的是调控银行的贷款发放能力,这无疑是中央重大经济决策。

  从经济责任讲,银行的决策层,尤其是国有控股的大银行行长们,必须不打折扣贯彻落实,这是承担经济责任的一种体现,更是政治责任的所在。而实际上,决策层不断地加码指标,不切实际地按30%~50%的增幅向下布置任务,绝非科学发展的思路。

  在激烈竞争的今天,银行业的竞争也表现得如此充分。大行长们也有苦衷,甚至苦不堪言。要发展,不发展会落后,会落伍,会被吃掉,会没有地位,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但各家银行在市场中的份额是竞争下的平衡,犹如“三角”支撑。如果哪家银行采取阶段性的激进措施,可能会产生阶段的变化,或者阶段的效果,但最终还是会回到原地。

  分析原因,主要在于:其一,就绝大多数人而言,其智商是差异不大的,大行长们也未必能跳出这一规律,不可能拿出超凡的绝招;其二,政府对各家银行的政策是一致的,即使你会打“擦边球”,空间也十分有限,不可持续;其三,模仿无处不在,产品创新、客户至上、服务取胜、品牌效应等功效,都不会成为哪一家银行永恒的优势。

  国家出台政策,紧缩货币,收紧银根,压缩流动性,控制间接融资手段,完全是出于压通胀预期,确保民生,这就是各位大行长的经济责任。因此,高指标,快增速,超发展,竞争份额,狂抢地盘,考核占比,高息揽存,违规放贷,虚假创收,都与科学发展大相径庭。

  各大银行高层的行长们,对于基层行分支行强压指标,考核政绩,不恰当地与基层干部的绩效、晋升、“官位”挂钩,已十分不合时宜,应当静思。就算按30%的增量加码下达指标,各地经济的增速一般在15%左右,再加上今年贷款投放总量减少,而且还要掌握节奏,部分贷款实行受托支付,派生存款本来就会大幅减少,更何况企业融资困难,哪有多余超增的资金存入银行?

  中国的银行业要利润,只有更多发放贷款,赚取存贷利差的收入,而不少银行的存贷比率已达警戒线,只有拼抢存款。各家银行为了要增加存款,不得不“挖潜”,挖他人的“墙脚”,高息揽存、变相高息揽存,无度纷争的烟火就这样被点燃了。谁是“战争的推手”?无疑是这些位居高层的行长们,尤其是大行长们“远大而宏伟的战略发展目标”。

  近期有则报道,平安银行的一员工因考核压力而自杀身亡,演变为类似富士康员工N跳的社会事件。也常听说一些基层银行员工常常因为当天、本周、月末的指标完不成而忧郁,产生心理障碍。同时,银行内部的管理因指标任务而不得不弱化,无度迁就客户,过度服务于客户,使得银行的险情、案情不断云集或萌生。

  在呼吁监管部门当好银行业竞争的裁判员时,更要提醒银行高层的行长们,自己应有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多多反思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结构调整、科学发展。(作者系银行界人士)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