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银瑞信何江专访:精细化管理指数基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4 03:19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指数基金都是以某一指数为跟踪目标,其基本的目的就是避免人为主动选股的失误,通过量化管理和投资纪律相结合对市场优秀成份股进行跟踪,获取不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业绩,因此,指数基金管理是否成功,不是用阶段业绩排名,而是要考察基金经理跟踪指数的误差。
一般而言,跟踪误差越小,表明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越强,对于投资指数基金的投资者来说,这样的基金产品越可靠。
指数基金并非市场很多投资者想象的那样简单,而是在具体管理工作中非常精细,如何才能管理好指数新产品呢?记者近日就如何管理好指数化产品采访了工银瑞信负责指数产品投资的何江先生。
工银瑞信目前有4只指数化产品,是国内管理最多的基金公司之一,已具有完善的指数化产品管理体系,今年以来产品整体跟踪误差较小,业绩位居同类产品的前列。如工银沪深300在跟踪指数方面表现出色,截至6月底,年化跟踪误差仅为37BP,大大低于平均水平;深证红利ETF在跟踪指数方面也表现较优,自上市截至6月底的年化跟踪误差为60BP。
明确指数基金管理目标
问:工银瑞信目前管理了4只指数型基金,这些基金成立以来无论是业绩还是跟踪误差表现良好,你们的管理团队是如何做到的?
何江:对于指数基金管理,我理解可能各个公司的差异不会太大。但是要做得更好的关键还需要明确目标,进行精细化管理。
我们指数化管理团队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追求做“最专业的指数化投资管理者”,核心是做好跟踪误差管理。在这一使命下,我们提出了三大理念,即“最小化的跟踪误差,最优惠的解决方案,最专业的投资服务”。我们一直在坚持这样的理念。
问:有了这个指数化的业务目标,如何这个目标能实现呢?
何江:公司对我们的考核机制是以跟踪误差最小为核心指标的,这也保证了我们尽力去实现这个目标。在指数化管理过程中有很多具体环节,我们的具体工作就是在保障投资运作平稳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跟踪误差最小化的核心目标。
针对我们目前所管理的4只纯被动指数型产品,我们是严格按照基金合同的要求来跟踪标的指数,不刻意追求相对的超额收益。基金跟指数拟合得越好,跟踪误差控制得越小,表明我们管理得越成功。公司管理层也是主要从这个角度来评估考核我们团队的工作。在这样的机制下,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工作来实现目标。
精细化管理跟踪误差
问:在指数基金管理中,具体会在哪些环节出现跟踪误差?
何江:跟踪误差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现金的头寸,二是结构化的差异,三是成本因素。
第一方面是头寸差异,主要是每日的申购、赎回所引起的。比如沪深300基金,在契约里规定跟踪的指数是95%的沪深300,但是当有新资金申购进来了,就会出现仓位降低,这就需要采取适当的策略去进行调整。
这个调整可能跟成本因素也有密切的关系。比如今天有不小的资金申购了,明天可能又有不小资金赎回了,如果过度频繁的调整仓位就会对基金的跟踪误差产生影响。这就对基金经理提出一系列问题:什么时候该调整,什么时候不该调整,如果要调整,调整多大比例等等,这可以说是很精细的活儿。
第二方面是结构性的差异,即基金持仓的配置比例与指数成份股配置比例的差异。有多种因素引起结构上的差异,如法律法规中规定股东等方面的股票不能投,对于这种情况,基金经理就需要拿别的股票去替代它。
对于这方面的管理也是需要非常精细化,如何确定替代股票,就需要一些量化模型来支持。我们除了外购一些系统外,还自建了内部的投资组合管理量化系统,通过两方面相结合确定如何管理跟踪误差,如何通过量化的方式找出最恰当的比例去达到最好、最优的拟合。
产生结构性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定期的成份股调整。不同指数的成份股调整频率、调整比例不一样,今年6月30号我们旗下几支基金都做了调整,成份股的调整也是从一个结构变成另外一个结构,这就涉及到采取什么样的投资策略来进行平稳过渡,防止偏离度过大的问题。
第三个方面是成本因素。关于成本控制这块,就是要管理好交易频率和交易策略。交易换手率高低对跟踪误差有一定影响,当在发生申购、赎回时,基金经理要采取合适的策略进行股票交易。在有控制跟踪误差的目标下,哪怕是一点点的申购都要交易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发现这一点对误差的影响是非常小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能就不用交易,因为这不会对误差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但第二天出现赎回,就可以用这部分申购资金来支付,这样就可以避免频繁的交易。另外,基金的管理费和托管费等因素也会引起跟踪误差,目前工银瑞信旗下的4只基金的管理费和托管费都为0.5%和0.1%,费率水平为行业最低,这有利于跟踪误差的控制,同时也是我们坚持“最优惠解决方案”的具体表现。
工瑞信指数基金表现优良
问:无论是指数化产品管理的目标还是在具体管理的流程上,工银瑞信都有一套成熟的体系,在这套管理和运作体系下,目前管理的指数型基金跟踪误差如何?
何江:按着公司指数化业务的目标管理,到目前为止,结果比较理想,在同类指数型基金中比较,均取得较好的成绩,也可以说,目前跟踪误差较小也是我们指数产品管理的优势。
如工银沪深300,今年以来跟踪误差排在前两名,如果从超额收益这块来说也不差,也是一个中上游的水平。截至7月8日,以沪深300为标的指数跟踪的基金超过20只,60多家基金公司中,约有三分之一的公司管理了以该指数为标的指数基金。工银瑞信沪深300指数基金今年以来年化跟踪误差仅有37BP,在可比的沪深300指数基金的跟踪误差最小排名中位居第二名。
工银瑞信深证红利ETF以及联接基金的跟踪误差也很小,开放申购赎回以来截至7月8日,深证红利ETF的年化跟踪误差仅有66BP,在17只ETF的跟踪误差最小排名中位居第4名。
同时这些基金的超额收益通常也处在同类基金的中上游,这恰恰也是我们追求“最小化跟踪误差”和“最优惠解决方案”的合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