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高粱丰收百里红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4 08:12 来源: 经济日报

  盛夏,骄阳似火。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长胜村村民胡良华和家人一大早就来到自家地里收割红高粱。

  “高粱的长势很好,刚收割了1亩多就能打上千斤。”看着成片的红高粱迎风摇曳,胡良华喜上眉梢。今年,他家一共种植了10亩酿酒专用高粱。以现在的形势来看,第一季就能收割4500公斤左右,按照每公斤3.2元的订单保护价计算,第一季红高粱能卖15000元。“再加上第二季的效益,我家这10亩地高粱,收入应该在2.5万元以上。”胡良华放下手中沉甸甸的高粱穗对记者说。

  胡良华告诉记者,今年村里推广的这种酿酒高粱,具备较强的再生力。第一季在每年2月底播种,经40天育苗期后移栽,到7月底成熟。第一季收割后,加强田间技术管理,可自然长出第二季,10月底可再获丰收。每亩高粱地两季可产出高粱850公斤,产值在2600元以上。

  高粱地里,红红的高粱穗将一人多高的高粱秆压得直不起腰。宜宾市翠屏区农技站农技员刘灏蹲下来一面示范,一面为农户讲解收割技巧:“砍高粱秆时要注意,留的高度只能离地面两节,这样可以帮助高粱发芽,提高再生能力。”

  为提高高粱产量,增加种植经济效益,宜宾市翠屏区每个乡镇均已成立高粱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与农技人员一起,在播种、育苗、移栽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每个环节,到田边地头给农户做技术指导。刘灏告诉记者,他们经常到种植基地查看生长情况,推广先进的测土配方施肥法,还通过太阳能杀虫灯等物理防治技术实现病虫害绿色防控,提高高粱产量和品质。

  同时,通过政府和合作社共同搭桥,采取“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与“最低保护价+最终收购价”的价格保障机制,基地农户还与当地知名酒类企业签订生产订单,在保证高粱增产的同时,确保农户增收。

  据了解,近年来宜宾市翠屏区抓住机遇,以服务宜宾酒类工业发展和促进农户增收致富为目标,着力打造优质酿酒专用高粱生产基地。今年,宜宾市翠屏区已在江南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带建立了2万亩酿酒高粱生产基地,并重点打造了“李庄—宋家”70里酿酒高粱产业大环线和牟坪镇30里酿酒高粱产业小环线,形成了百里红高粱长廊。今年翠屏区高粱累计种植面积达4.01万亩,增加33.5%。其中,杂交高粱种植面积为3万亩,常规高粱种植面积为1.01万亩;预计蓄留再生高粱3万亩,确保有收面积达2.95万亩,预计两季总产量达2.8万吨,总产值近亿元。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