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盛:靠热忱和诚信赢得信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7 08:32 来源: 经济日报据新华社南京8月6日电 (记者朱旭东) 江苏苏州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党委书记常德盛44年来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走出了一条“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精神传家”的强村富民之路,把蒋巷建设成为共同富裕、环境秀美、风清气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常德盛所在的蒋巷村是常熟一个偏远乡村。1966年,23岁的常德盛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并当上了生产队大队长。他第一次在两间茅草房召开全村会议的时候,连条凳子都没有。也就在那次会议上,常德盛承诺一定要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自那以后,他带领全村400个劳动力,花了整整10年,凭着一条扁担两只筐,硬是把1700亩低洼地改造成了旱涝保收的良田。
蒋巷村虽然在农业上取得很大成绩,但由于缺乏工业,村民们还谈不上富裕。第一次办工业的常德盛毫无经验,结果到了年底,村里不但没盼到红利,反而背负了200多万元债务。为还清债务,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推销员,靠着热忱和诚信重新赢得了客户的信赖,打开了新型建材的广阔市场。
如今的蒋巷村,经济发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常德盛早已实现了让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承诺。
在蒋巷村,40多年来几度更改的“三不原则”,几乎无人不知。早先,刚当上书记的常德盛知道自己“位子”高,会有人想走后门,为此他给自己定下了“三不原则”——不受礼、不吃请、不徇私。后来,村子发展了,他又更新了“三不原则”——不拿全村最高的工资、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不坐高档车子。进入新世纪以来,上了年纪的他再次发展了自己的“三不原则”——职务不搞终身制、职位不搞世袭制、厂班子不搞家族制。有人问常德盛,这样自讨苦吃为什么?他说:“干部要是搞起了特权,人心还怎么聚,村里的事业还怎么干!”
常德盛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孝亲敬老之星、优秀乡镇企业家、创业之星和江苏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