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贸易平衡状况持续改善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7 08:32 来源: 经济日报

  ○ 我国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外需、调结构、促平衡,尤其在积极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 全年出口将呈前高后低走势,机电产品和加工贸易出口增速可能放缓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7036.7亿美元,同比增长25.8%;进口增长27.6%,增速高于出口增速3.5个百分点;进出口顺差449.3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8.2%;出口增速连续4个月下滑;机电产品出口4981.6亿美元,增长19.5%,占外贸出口一半以上。

  商务部产业司司长张骥介绍说,今年以来,我国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外需、调结构、促平衡,尤其在积极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上半年国家两次调整部分产品进口关税暂定税率,降低了包括成品油在内的673种产品进口暂定关税。商务部会同海关、质检等部门研究实施提高通关效率的相关措施,进一步提高了贸易便利化水平。此外,商务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发布了《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快促进机电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积极的机电产品进口促进战略的若干意见》。这些举措对扩大进口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针对出口增长呈持续放缓态势,海关总署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分析说,去年上半年中国外贸月度规模在逐步回升,基数不断抬高,此外,受劳动力成本以及人民币汇率上升等因素综合影响,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价格竞争优势在减弱。短期内日本大地震造成了部分产品的供应链条断裂,对中国外贸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张骥认为,对部分行业协会和企业的调研也显示,困难主要集中在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等因素提升生产成本、政策调整因素加大经营压力等方面。出口价格提高主要源于成本上涨推动,企业盈利水平并未显著改善,经营环境趋紧,企业承受能力出现分化。从事加工制造低端环节的“车间型”企业承受能力差;具有自主品牌、研发能力和初步建立国际营销网络的营销型企业承受力最强,受影响最小。

  “今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不断攀升,抬高了我国进口商品特别是能源、资源类商品的价格,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赵福地说,上半年我国部分主要大宗商品进口均价涨幅都在30%以上,其中铁矿砂进口均价上涨42.5%,原油上涨33.2%,成品油上涨31.5%,大豆上涨30.4%。上述商品进口价格大幅上涨,导致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商品的整体价格上涨14.7%。

  为了生存和发展,外贸企业必须加快转型。“行业龙头企业由于具备较强的自主设计、研发、生产等能力,仍然可以通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调整结构、促进创新、完善管理来化解成本上升压力。”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说,这些企业“订单饱满”,而且具备较强议价能力。

  “外贸出口转型升级的现实路径是,由大中型企业做技术研发和营销,中小企业负责标准化产品生产,支付技术使用费。”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专家张军生认为,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通讯设备制造产业已经形成全球产业链。未来最有希望形成全球产业链的应该来自我国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即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如果有两到三家龙头企业带动,这些产业将形成全球产业链,有助于我国外贸出口转型升级。

  关于下半年进出口的走势判断,张骥认为,下半年的进出口形势仍有待观察。但是综合上述因素,初步判断全年出口将呈现前高后低走势,机电产品和加工贸易出口增速都将可能放缓。在这一过程中,市场的内在倒逼机制可能发挥作用,一批承受能力差的企业恐将被市场淘汰;一批承受能力强的企业则可以通过结构调整,提高竞争能力。当前是结构调整的关键时刻,应当在保持政策稳定的基础上,以结构调整为导向,支持企业转型升级。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