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祝宝良:当前经济增长速度减缓是合理的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8 10:0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很多人担心我国经济会不会出现“硬着陆”或者“滞胀”的局面。为了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当前的经济形势,本报记者采访了我国宏观经济专家——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

  问:如何认识和评价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呢?

  答:当前经济增长速度减缓是合理的,是宏观调控希望达到的目标。

  首先,经济增长回落是在物价上涨势头得到初步控制情况下的回落。针对去年特别是三季度以来物价上涨较快的严峻局面,我国政府果断地把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调整为稳定物价总水平,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连续十二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五次加息,物价上涨的货币条件得到改善,通胀预期趋于稳定。当然,货币政策调整也必然影响社会融资总量,提高资金使用成本,减缓经济增长速度,这是抑制物价必需付出的代价。

  其次,经济增长回落是在基本适应就业需求情况下的回落。经济处于平稳增长区间,从去年三季度起,连续4个季度经济增长速度稳定在9.5%至9.8%之间,没有出现大的下滑。经济增长速度与就业形势也基本匹配,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655万人,同比增加17万人,登记失业率稳定在4.1%,部分地区、企业还存在招工难的问题,说明经济增长速度基本适度甚至略显偏快。

  第三,经济增速回落是在经济结构和效益有所改善情况下的回落。面对旱涝灾害偏多,今年夏粮、早稻仍获丰收。装备制造、医药、电子等行业发展势头良好。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快,投资和工业增速明显快于东部。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工业企业利润仍保持较高的水平。

  问:有观点认为,由于物价居高不下、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难以偿还,中国经济存在继续下行的巨大风险,有可能出现“硬着陆”或“滞胀”局面。您如何看待这些问题?

  答:物价高位运行、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和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等问题不会导致我国经济“硬着陆”甚至“滞胀”。随着我国货币信贷快速回落,物价翘尾影响减弱,物价快速上涨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不会出现物价失控的局面。中国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房地产市场不同,中国有平均40%的首付购房比例,房地产信贷也没有证券化,抑制房地产需求虽会拖累经济增长速度,但不会出现银行体系危机,从而引发经济急剧下滑。10.7万亿元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与发达国家以及大多数新兴国家的主权债务相比,仍属可控状态。与此同时,与发达国家的财政支出主要投向社保、医疗等刚性支出不同,我国的地方债务逾70%投向了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可以通过盘活存量资产、规范负债等方法加以解决。

  问:当前的国际国内环境还非常复杂,您如何看待我国未来经济走势?

  答:随着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了巨大成效,以及我国经济政策相机调整,我国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不断增强。从投资看,虽然经历了近一年多货币政策收缩,投资仍保持较快增长,民间投资活力进一步释放,今年上半年民间投资增速高达33.8%,装备制造、医药、电子等战略性新兴行业投资加速。从消费看,受鼓励汽车、住房消费政策退出的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有所回落,但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从区域发展看,在土地、劳动力、资源等要素价格差异的推动下,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加快转移,中西部经济明显加快。

  我认为今年下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我国经济仍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责任编辑:马常艳)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