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他们为社会铸就了实业道义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9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本报记者朱晓萌见习记者刘可/整理

  奇正藏药:向善利他,正道正业

  奇正藏药于1995年创办于西藏林芝,是国内最大的藏药生产企业,是中国光彩事业落地西藏的首个项目。公司多年来扎根藏区,致力于传统藏药的传承和创新,主要从事新型藏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现拥有GMP药厂、GSP营销公司等全资及控股子公司7家,有69个药品批准文号。

  “我是一名天生的理想主义者。医药文化是个神奇的世界,可以造福别人。”雷菊芳这样说。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甘南,以求学解惑之心走上高原的雷菊芳读到藏医药八十幅挂图之一的《胚胎发育图》,简洁直观的描绘超越了语言,将生命的奥秘揭示给了雷菊芳。当听说这幅图的精准理论并不是借助于仪器描述出来,而且还比显微技术证实胚胎发育的秘密早了1000多年时,叹为观止的雷菊芳感到自己叩开了宝库之门,更感到利益他人的追求找到了落点,事业找到了归宿。她只身前往西南五省进行了深入实地的考察、学习,以真诚恭敬的心向藏医药大师求教,终于创立了奇正藏药。

  1995年,中国光彩事业组织中国民营企业考察团前往西藏,雷菊芳被光彩事业“义利兼顾”的理念所打动,认定这将有别于输血性质的救急性资助项目,将会长效改变贫困地区的面貌。雷菊芳带领奇正藏药投入光彩事业,16年过去,光彩事业在西藏扎下了根基,项目成功运行至今。

  雷菊芳在跨越甘肃和西藏创办企业的过程中,积极吸纳国内知名学府的藏族大学生、研究生就业,不断加大培养藏、汉、回、门巴等多民族复合型人才,使一批本土骨干员工成长起来。在2008年度全国“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中,奇正藏药林芝制造中心员工边巴次仁荣获“全国知识型职工优秀个人”称号。当年,奇正藏药在西藏林芝投建工厂时,先后几年里招收当地少数民族残疾人,缓解了当地政府的就业难题。这些残疾人在奇正有了稳定的收入,2006年,奇正藏药在西藏林芝设计兴建职工公寓,残疾职工都优先入住,如今,这些残疾职工都成为了家庭的经济支柱,因为光彩项目的落户使他们拥有了生命的尊严。

  作为甘肃的企业人,雷菊芳始终不忘要为甘肃做点事情。奇正的第三座药厂是在榆中县投建的光彩项目。为了这个厂,雷菊芳思想斗争了很久。她每次走西藏路过成都,成都开发区的同志都非常热情。雷菊芳心里清楚,他们是想让她把工厂建到成都,而那里的条件也确实诱人。但她最终还是下决心将工厂建设在了国家级贫困县——榆中,发心为甘肃做点事。她公司的财务为此算了一笔账,如果把工厂建在榆中,奇正每年将多投入600万元。但她不为所动。因为她知道,西部特别是西部贫穷的地区更需要付出,也许这种付出意味着更多的艰辛和代价。如今,奇正在榆中的药厂已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力量,为当地经济作出的贡献年年在增长。

  “向善利他,正道正业”是奇正藏药的企业核心。已过天命之年的雷菊芳仍然不辍求索地耕耘在西部的沃土上,有人说雷菊芳创造了藏药传奇,但藏药承袭千年,本有的智慧传奇只是在等后人续写,她其实是在用实业,来守护精神价值。黄土高原赋予的淳朴天性让她一路谦恭走来,像一个美丽的传奇。

  建新集团:实业兴邦

  甘肃建新集团成立于1992年,现已发展成为一家以矿产资源投资、开发、经营为主的国际化企业集团。集团现下辖50余家分子公司,子公司分布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及境外两个国家和地区。集团坚持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业,针对性地进入金融、国际贸易、化工、影视文化、高科技农林业、房地产开发、宾馆、旅游以及法律咨询服务等行业和领域,寻求多元化发展。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时任甘肃徽县电器厂厂长的刘建民并没有满足于小富即安的生活,他毅然下海,创办了徽县建新有限公司——这是当时县里第一家民营企业。在经济不发达的徽县,注定成为了轰动一时的新闻。

  1997年,刘建民紧紧抓住铅锌市场价格反弹的大好机遇,进一步扩大公司贸易规模,积极与国际市场接轨,先后与中国有色集团、中国五矿集团、瑞士嘉能可公司等建立起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2000年,在多次赴内蒙古详细考察后,他收购了内蒙古东升庙硫铁矿。仅仅两年的时间,东矿公司从一个年产3.5万吨的小型采选厂壮大成为拥有年生产规模80万吨、具有国际水准的现代化铅锌矿山企业。东矿一路高歌猛进,十年来累计上缴利税20亿元,不但盘活了国有资产,接收了原国企的上千职工,还安置当地富余劳动力近千人。

  东矿的发展壮大无疑给初涉矿山经营领域的刘建民打开了一扇通过成功的大门,建新集团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系列的重组、开发、收购,成功的将东矿的运营模式、管理模式输送出去。

  “实业兴邦”,是刘建民一直秉承的经营理念。而全球性的前瞻目光,是他在经营建新时的一贯方针。早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前,建新集团就率先引进采取WTO规则从事贸易活动,以国际贸易准则为标准,实现生产国际化、贸易国际化。如今,在中国有色期货市场逐渐成熟的大环境下,建新集团已拥有自己固定的国际销售路线和销售客户,形成了自己的对外品牌。

  “财富来自于社会,当它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应该回馈社会。”刘建民这样说。

  多年来,他带领下的建新集团一直重视扶助社会公益事业,资助教育、医疗、文化、扶贫等,近几年来慈善捐款已达8000多万元。在2008年12月,因在“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做出特殊贡献,建新集团被全国工商联评为“全国工商联抗震救灾先进集体”。

  2004年,刘建民被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评为“全国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2009年11月,受邀参与新加坡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受到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亲切接见。2010年12月,被甘肃慈善总会评为“甘肃十大慈善人物”。

  “我会时刻以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公司管理,全力打造绿色环保企业,以自身的发展回馈社会、回馈国家。”刘说。

  正是由于“实业兴邦”的梦想、让刘建民把自己的命运和社会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他以其西北人特有的朴实无华践行着“爱国、敬业、贡献”的企业宗旨,在民营经济发展的舞台上不断创造出新的令人瞩目的成就。

  远达投资:责任与奉献

  甘肃远达投资集团成立于1997年,由最初单一的石化行业,已经迅速成长为一家多元化产业集团。目前拥有房地产置业、矿业发展、消防工程、物业管理、绿色生态园等多个一级直属公司,并且正在进一步拓宽投资领域,逐步进入矿业、文化教育、医疗保健、资本市场等领域。

  1997年,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后勤部驻兰办事处主任,正团级待遇的刘羽桐即将转业,可谓“脱军装,掌印把,平安潇洒一辈子”。

  然而刘羽桐却选择了一条创业

  之路。

  西北土壤贫瘠,流失严重。1983年以后,中央号召“种草种树,治穷致富”,兰州市南北两山开始承包绿化,引水上山。此项工程被称为“总理工程”,当时的朱镕基总理亲临两山,做过重要指示。但是,兰州干旱少雨,生态植被脆弱,养活一棵树比生一个孩子还难,每棵树从种到养,平均成本费不低于100元,而且补种、养护任务艰巨。这可是一块超级难啃的硬骨头。

  柔弱的刘羽桐锄禾北山,一次就承包了4500亩!那时的远达公司刚刚成立,万事开头难,处处都是“销金窟”,谁听了这个消息都是面如土色。

  刘羽桐咽下了凄风苦雨,换来了青松翠柏。远达优山美地大花园,被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评为“全国光彩事业重点项目”,并被团中央确定为“保护母亲河”示范基地。每次回到兰州,刘羽桐都兴致勃勃地登上山顶,摸摸这颗杏树,拍拍那颗西瓜,像抚摸着自己的孩子。

  柔弱的刘羽桐有一副铁肩,拔山扛鼎,为慈善公益从不退缩。一次次善心资助失学的藏族孩子,困厄的大学生,急需资金的驻地部队。一次次慈心援助,修校舍,帮村企。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

  后,集团公司和她本人在第一时间捐款捐物百万余元赈灾,并自发组织亲自带领团队赴甘肃陇南重灾区慰问文县碧口镇小学1400余名师生。2010年“4·14”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刘羽桐第一时间购买了30万元物资,带领集团高管团队和部分员工组织车队送往灾区。2010年“8·7”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难发生后,根据她的安排,集团公司再次组织高管团队亲赴灾区,向26位来自贫困家庭的失学学子捐款14万元。

  “我做企业是为了奉献百姓放心的作品。”刘羽桐这样说。

  老远达人都知道她善变,一座远达·威斯特大厦修改了许多遍。东方红广场是兰州的城市客厅,周边的高楼大厦统一穿着规划部门审定的颜色的外衣。为了改变,她跑得规划局门卫都熟悉了她,争执、执拗、偏执,最终规划部门同意试穿。当大楼穿上了她选定的颜色的外衣,第一时间,她亲自驾车拉着规划局长从不同角度欣赏挺拔的大厦,规划局长服了、笑了,她赢了、乐了!

  “不就是颜色吗?值得和规划局‘过招’吗?啥样的楼,好卖,能赚钱不就行了,这么挑剔干嘛啊,不是自己找自己的不自在吗?”

  她眼含笑意地说:“我要对兰州人民负责,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精品。”正是本着企业的责任与奉献精神,柔弱的刘羽桐带领着她的远达集团,在民营经济的资本市场上独树一帜,奉上了自己的产业精品,在甘肃这片西部热土上,为非公有制经济继续添砖加瓦。

  盛达:成功实现经济转型

  盛达集团是中国民营500强企业,是于1992年成立的股份制实业集团。公司经过18年的艰苦创业,现已发展成为矿产品开发、金融、医疗科技、房地产建筑、宾馆旅游和商业广场六大主产业板块。集团下属25个公司,优质资产达30多亿元。现有员工3000多名,所属企业近3年来每年缴税均超过5亿元。

  1992年,董事长赵满堂创办了天水金都矿业公司,主要经营锌精矿、铅精矿和锌锭的生产加工。随后几年,赵满堂又瞄准市场需求,抓住民营企业可以拥有矿产资源经营权的大好机会,不断引进新技术,延伸企业产业链条,从经营矿产贸易的小企业,发展成为集矿产品开发、采矿、冶炼为一体的大公司。

  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盛达集团开始积极寻找新兴科技行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009年第十五届兰洽会上,“中国兰州重离子癌症治疗中心”项目被列入了兰州市签约项目登记表,盛达集团出资十多亿元,将该项目收为“囊中之宝”,作为集团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盛达集团有决心有信心用3年的时间以10亿元以上的投入,

  将兰州重离子治疗中心倾力打造成具有国内一流设计水准的现代化标志性综合医疗服务机构。”赵满堂在开工仪式上这样致辞。

  目前,盛达集团实体已拓展至甘肃、内蒙古、青海、陕西、重庆、北京等全国十省区,拥有金、银、铅、锑等金属资源为主不同类型的企业15家,综合类企业14家。在纵向扩充的同时,盛达把握多元化经营时机,积极进行横向扩展,涉足房地产建筑、宾馆旅游、商业广场等六大产业板块。经过科学决策,盛达集团步步为营,开始了从经营矿产资源向经营资本资源转变;从单一

  产业向多元化综合性产业转变;从低端制造和服务向新型高端制造和现代产业转变;从资源、能源依赖向节能减排、生态环保转变,从而实现了从创业期向成长期的成功过渡。

  企业成功转型后,赵满堂恪守“回报社会、造福桑梓”的价值理念,积极投入社会公益事业。他带领盛达集团先后为希望工程、贫困地区修桥铺路通水,进行教育等公益事业捐款近3000万元。

  “沉舟侧畔,百舸争流,富则达济天下。转型后的盛达集团会有更辉煌的未来和明天。”赵满堂如是说。

  陇鑫:党建促和谐

  陇鑫集团现拥有资产总额3.89亿元,净资产25638万元,近三年上缴税金近6000万元,吸纳就业人员5000人次,累计开发商品房面积180余万平米,形成了房地产业、建筑施工、物业服务为主的集团化民营企业。

  陇鑫最初是由农民兄弟们起步开创的。现任陇鑫集团董事长的李海珊也是农民出身。他从家乡榆中县带领父老乡亲们外出创业,从最基础的维修业和建筑业起步,经过20多年的发展,逐步走出了榆中县,走出了甘肃省,走向了全国各地。

  “党建是公司得以走到今天的核心。”李海珊如是说。

  1996年,陇鑫集团组建了工会组织,2010年成立了党支部,把建设和谐劳动关系和发挥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融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在市工商联党组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契机,组织实施“争先创优”活动,通过开展“安康杯”竞赛,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等,在职工中牢固树立“强化日常管理、优化运行模式”的工作方针。出黑板报,上新闻稿,办《陇鑫天地》报、建陇鑫网站,召开全体党员座谈会和民主生活会,广泛征求党员干部对公司经营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在“抓党建,促和谐”的工作思想指导下,李海珊带领的陇鑫集团先后在甘肃榆中、定西、庄浪、高台和宁夏中卫等地区实施项目帮扶,投入项目资金10亿元,为地县纳税近5000万元。面对地县开发项目困难多、利润少的现状,公司树形象、抓品质、保服务,实现了住宅小区质量和服务“零投诉”的目标,并承诺对销售的住宅可以无条件退房,从而深受地县人民的热切欢迎。

  李海珊强调,要把加强党支部建设与工会基层班组建设结合起来。他要求职工做到三个转变: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从“工作用心”到“工作精心”的转变,从“怕检查”到“我要查”的转变,努力营造和谐稳定、健康有序的工作氛围。从砌好基层班组建设“砖”、打牢基础管理“桩”、锻造基本素质“钢”,从而把陇鑫集团建设成为了有凝聚力、有战斗力、有创新能力的先进党支部。

  天庆:企业责任重于泰山

  甘肃天庆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集房地产综合开发经营、物业管理、商贸娱乐、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具有一级开发资质。十年来,公司开发面积累计150余万平方米,销售收入25亿元,上缴利税累计1.81亿余元。

  “建一座楼盘,树一座丰碑”,“我们卖的不仅是房子,更是一种信誉”。这是天庆集团董事长韩庆一贯坚持的理念。

  2003年底,在韩庆的倡导下,天庆集团在甘肃地产界率先承诺“无理由退房”,成为全国业界中罕见的惟一一家真正无条件践诺的企业,打破了房屋交易中“退房不退押金”的惯例。即凡是购买天庆集团开发建设项目的业主,在未办理产权证之前,对所购房屋有任何不满意的地方,都可提出退房申请,天庆集团将无条件接受,同时专车上门接送退房客户,专人协助客户办理退房手续,全额退还所有已付房款,更真诚希望每位退房的客户都能留下宝贵的意见。

  在发展实业的同时,作为天庆公司的创始人和领导者,韩庆秉承着“发展经济,回报社会”的企业精神,11年来带领天庆集团先后累计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9000多万元,实现了现金捐助2600多万元。

  从2007年开始,韩庆带领着天庆集团与兰州市总工会合作,投入专项善款120万元,对全市百名贫困单亲母亲家庭的优秀大学生子女进行学费帮扶。同时,天庆集团在岷县、皋兰、天水、陇南等地援建了5所天庆慈爱学校,为近千名贫困家庭学生的读书梦插上了翅膀。新一轮的120万元助学计划也在2011年8月如期启动。

  “企业责任,重于泰山。做一家有责任心的企业,是我们天庆一直以来的坚持和追求。”韩庆这样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