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根深方能叶茂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9 08:3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根深方能叶茂

  经济日报参加中央新闻单位延安行的青年编辑记者在延安杨家岭“毛泽东旧居”前合影。王志羚摄

  循着宝塔的光辉,应着延河的呼唤,延安,我们来了!

  8月2日至8月8日,来自18家中央新闻单位的100名青年编辑记者来到延安,先后参观了枣园、杨家岭、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新闻纪念馆等革命旧址,向“四八”烈士陵园敬献花圈;以小组为单位,青年编辑记者们深入延安吴起、延长两个县的10个村庄,与当地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了解社情民意,践行着新闻“三贴近”原则。

  一周的时间,青年编辑记者们晒黑了,也长结实了。他们不仅深切地感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纯朴,也更加深刻地领悟到新闻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丰富内涵。在延安收获的点点滴滴,在每位青年编辑记者心中打下深刻的烙印,并将成为他们在党的新闻事业上继续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

  开启一段企盼已久的旅程

  延安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虽然战火早已远去,但延安精神的光芒与传承仍处处可见。

  8月3日,在枣园革命旧址,一个稚嫩的声音引起了青年编辑记者们的注意。“这里曾经是毛主席居住过的窑洞……”今年10岁、上小学三年级的马艺璇,正娴熟地为众多参观者免费解说历史。她告诉记者,“革命先烈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能成为一名小小解说员,我感到很光荣。”

  马艺璇只是当地群众坚持宣传、传承延安精神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仅仅马艺璇所在的延安职业学院附属小学,从1992年开始便一直坚持开展“小小解说员”活动。19年来,已为近20万人次提供了服务。

  延安是党的新闻事业的摇篮,艰苦奋斗、身体力行、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正是在这里形成。

  走进延安新闻纪念馆的大门,人们看到一个富含深意的铜质雕塑:一只老式自来水钢笔斜插在一本翻开的笔记本上,笔端是一句未写完的话“本报之使命为何”,正面基座上则刻着毛泽东同志曾经题下的八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深入群众不尚空谈”。这正是那艰苦的岁月里,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工作精神的真实写照。他们兢兢业业,深入实际,依靠群众,为一代代新闻工作者树立起光辉的榜样。

  中央电视台记者曹阳在参观完新闻纪念馆的《边区群众报》展厅后表示,“在那样艰难的条件下,革命前辈们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仰,努力为之奋斗,这十分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光荣传统,在工作中坚持‘三贴近’原则,切实转变作风,改进文风,写出读者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

  珍藏一段经久弥醇的情谊

  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青年编辑记者们不仅与村民同吃、同住,还下到田里干农活,向村民们请教农业知识、学习民俗技巧。院坝里、菜地里、山坡上……他们和老乡们一起播下了辛勤汗水,洒下了欢声笑语,更留下了难忘回忆,结下了深厚情谊。

  在吴起县白豹镇王湾村,青年编辑记者们与村民们一起走进瓜果蔬菜大棚,了解当地棚栽农业的发展情况,与农民一起播撒种子,学习果苗嫁接等知识。在延长县张家滩镇下盘石村,村民郝银奎家中一片火红的剪纸艺术品映红了门楣。《求是》杂志记者乔雪也拿起一把剪子,兴致勃勃地“创作”起来。在村民的帮助下,她很快也能剪出“像样”的作品了。

  “三同”活动得到了农村干部群众的积极评价。8月6日,在王庄村参加体验的编辑记者们扛起锄头,顶着骄阳来到一块菜地劳作。“这些小娃娃们与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都好着呢!”延安市吴起县吴起镇张坪社区王庄村村民陈林富这样评价。在庄稼地里的“老把式”陈林富的指导下,青年编辑记者们很快学会了锄草。

  《解放军报》记者李建文深有感触地说:“通过‘三同’,我们体验了农村生活,加深了对农村的了解,更增进了对农民的感情。”

  仅仅数日,编辑记者们就同农村干部群众成了真诚的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分别时,不少老乡和编辑记者流下了热泪。

  沉淀一份永生难忘的收获

  在参加此次活动的青年编辑记者中,许多人是第一次来到延安,第一次住进窑洞,第一次听到原汁原味的信天游……而当地农村近年来坚持科学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带来的巨大变化,更令青年编辑记者们赞叹,使他们增强了新闻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了传承延安精神、坚守党的新闻事业优良传统的信念。

  上世纪90年代,延安市吴起县由于过度耕种和放牧,一度水土流失严重。而从1999年开始至今,吴起县广大干部群众在退耕还林政策的指导下,以无比坚韧的精神与毅力,已为黄土高原铺上了27.1万亩的“绿地毯”。

  “你们现在看到这些山头山沟里,以前全是一圈圈的耕地,可因为山大沟深,完全是靠天吃饭,一年打不了多少粮食。”在薛岔乡南沟村位于蔡家沟的退耕还林基地上,村党支部书记闫志雄指着远处连绵不断的山头说,“我们逐步实施了退耕还林,种上了沙棘、刺槐、山杏等,大山开始绿了。”南沟村的退耕还林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在乡里、县里都很有名气,村里开始在农闲时组织人力进行植树造林劳务输出,成为村民们创收致富的重要来源。该村后卜罗寺组的组长高庆宝从2000年开始带着组员到周边县市承包绿化造林工程,一年干春秋两季,共4个多月,每位村民能挣两万多元。现在高庆宝自己的年收入已超20万元,他打算明年再租50亩林地搞苗木育种,把绿化工程再做大些。

  几天的实践、体验下来,《农民日报》记者吴佩深有感触,“新闻事业的发展和动力离不开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广大群众的支持,离不开传承优良传统。我今后要更好地做好‘三农’报道,为农民朋友服务。”

  (责任编辑:马常艳)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